大明首相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這就是一顆毒瘤(2/2)

    “擬‘吏部知道’就完了!”高拱一揚手說,“議別的。”

    “元翁,此事吏部會如何區處?”殷世儋忍不住問。

    “吏部題覆,不是還要內閣擬旨嗎?”高拱顯得極不耐煩,“時下不必再花費功夫在這件事上。”

    次日,吏部接到了王元賓的奏本。張四維閱畢,不敢批司,送給魏學曾看。魏學曾看了一遍,憤憤然道:“可惡!”兩人相對唏噓良久,議定待晚間高拱到部,請示辦法後再批司辦文。

    “玄翁,王元賓這句話,就是‘朝廷亦共享和平之福’這句!委實分量不輕!”當晚,高拱一到吏部直房,張四維、魏學曾就跟在身後進來了,魏學曾拿著王元賓的奏本,指著末尾道,“一個下野的閣揆,人雖未死,卻陰魂不散,攪得朝廷不得安寧!他不消停,朝廷竟不得享和平,令人扼腕三歎!”他把奏本往高拱書案上一丟,“他居然還想東山再起,以壓人心,真是可惡!”

    高拱歎口氣道:“王元賓有‘臣竊為階惑之’之語,我也為徐老惑之,不知他何以如此。”

    “為惡多端,利益巨大,為自保又為保利,必百般弄權!”魏學曾道,“自玄翁複起,京城官場就一直暗流洶湧,這背後,少不得徐階的影子!以學曾看,這就是一顆毒瘤,不如痛下決心,一舉割除之!”

    張四維曾暗中資助徐璠開店鋪,說不定王元賓疏中所說徐忠等人領徐琨本銀一萬八千兩,就是他給的。是以此時他也有些心虛,生恐高拱決計徹查,忙道:“玄翁,確庵,徐老久曆內閣,兩朝元老,皇上寬厚,豈肯不終篤舊之仁?況且,徐老門生故舊遍朝野,牽一發而動全身,糾纏這件事,必幹擾大局,得不償失。”

    “子維說的對,”高拱歎口氣說,“時下北邊稍安,綏廣靖遼尚未有成;海運正在籌辦,恤商之策還要不斷推出,整飭官常、改革舊製以行實政更是千頭萬緒,全力投入尚嫌局促,哪裏有精力用於這些紛擾之事?”

    “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魏學曾道,“不上緊防風,終遭其摧折也未可知。”

    “惟貫,不說了!”高拱揚手道,“此事我已斟酌良久,隻究孫克弘鑽求升官一事,它事就不觸及了,不了了之吧!”說著展紙提筆,寫了一段話,推給張四維,“照此題覆吧!”

    張四維一看,隻見上寫著:

    看得巡視中兵馬司禦史王元賓題稱,湖廣漢陽知府孫克弘鑽求升官,乞要罷斥。為照孫克弘不思聖世清明,乃敢妄圖鑽剌,官常不謹,已可概官。法紀甚嚴,自難輕貸。既該禦史參論前來,相應議擬:合候命下,將孫克弘姑照素行不謹例,冠帶閑住,以為夤緣求進者戒。

    魏學曾接過掃了一眼,道:“玄翁,徐的事隻字不提?王元賓奏本裏請求皇上戒諭徐老,也回避掉?”

    高拱滿臉痛楚地搖了搖頭,道:“不要因枝節事擾了大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