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本兵無奈之狀躍然紙上(2/3)

    郜永春紅著臉,忿忿然的樣子,終於還是歎了口氣,道:“學生委曲求全吧!”

    “識大體就好!”高拱滿意地笑了。突然想起張居正的話,遂問,“子元,張太嶽懷疑你彈劾王崇古背後有人指授,你說實話,有還是沒有?”

    郜永春搖頭,兩隻眼睛卻眯成一條縫,似乎在重新審視回京途中偶遇客商的一幕。高拱無心再問,又囑咐道:“子元,別忘了,把我適才說給魏侍郎和你的那番話轉告科道同僚。”

    過了兩天,第三次慰留張四維的聖旨下到吏部,高拱命司務到其府中去請。張四維早已接到高拱的提醒,在此關鍵時刻不得避去,遂撕掉首門張貼的“注籍”告示,到吏部當直。進得衙門,先到高拱直房謁見。高拱即把召見郜永春情形,簡要說了一遍,囑咐他道:“子維,隻要郜永春不再糾纏,此事也就化解了。無非有人說高某庇護子維和令舅,或言高某專橫跋扈,如此而已!大局所關,豈可在乎個人毀譽,任他說去!你轉告令舅,當以邊務為急,一意經畫,不得分心。”

    張四維點頭應諾。

    “子維,我與太嶽,有厚望於你!”高拱突然動情地說。張四維露出不解的神情。高拱遂把那天與張居正說的一番話,說於他聽。

    “喔呀玄翁,萬萬使不得!”張四維一臉焦慮地說,“玄翁勵精圖治,大明中興之望,係於一身,豈可輕言去國!”

    “要做的事委實甚多,但為安邊大略,和平之局,萬不得已時,隻好如此!”高拱解釋道。

    張四維甚不安,道:“玄翁,學生雖注籍在家,於邊務卻不敢一刻有忘。訪得玄翁命人檢出成祖封貢故牘,傳示眾臣;又對廷議中反對者的三點持論,辯駁甚明,令魏侍郎、郜禦史廣而傳布,舉朝悉聞之,時下局麵似有扭轉之勢。明日廷議,或可期待。無論如何,玄翁都不能有歸田之念。”

    “先看看明日廷議結果再說。”高拱回應道。突然想起張四維也是廷議與會者,便囑咐說,“你明日當參加廷議,一俟散議,即到內閣朝房去見。”

    次日,尚未交巳時,張四維就匆匆到了內閣。正在中堂批閱文牘的高拱聞報,不覺吃驚,忙叫上張居正,一同到了朝房。未等高拱開口問,張四維即稟報道:“此番廷議,大司馬事先已先備好了簿冊,分封貢、互市兩節,各有‘當許’、‘不當許’簿冊擺在案上,不複發言辯論,即請會議諸臣直接簽名。故隻用半個多時辰,即告竣。”

    “結果如何?”高拱急切地問。

    “封貢,二十八員以為當許;一十七員以為不當許。”張四維稟報道。高拱、張居正聞言,麵露喜色,張四維又道,“互市,二十二員以為當許;二十三員以為不當許。”

    “喔呀,互市,反對者略多,不妙!”張居正著急地說。他盯著張四維道,“子維,你不妨去找大司馬,爭取在奏報疏稿中,模糊一下,把封貢互市連為一體,一攬子奏請允準。”

    “四維試試看。”說完,急忙告辭,赴兵部而去。

    高拱道:“封貢已無大礙,互市稍有阻力,差不多算是平手,比預想的要好。無論兵部如何題覆,內閣必擬旨允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