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七十四章(2/3)

    高拱沉吟片刻,道:“雖定才力不及,但當從重降調!”

    “多謝閣老,多謝台長!”劉介哽咽道,“必改過自新,效命朝廷!”

    輪到潮州知府侯必登了,刻漏顯示已交亥時。高拱傳令:“外間不必再候!”乘侯必登參拜時,高拱打量了他一眼,見他身材矮小瘦弱,倒像潮汕人模樣。待侯必登坐定,高拱拿起一份文牘念道:“侯必登,字懋舉,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曆官河南洧川知縣、山東登州知州、廣東惠州府同知、潮州知府。居官有直聲,潮人愛之。”聲音已是嘶啞。

    侯必登突然哽咽道:“朝廷有廉能之臣執政,國之大幸!必登總算看到了一絲希望!”

    侯必登受官場排擠,藩臬兩台評語建言吏部將其革職,高拱知他心緒淒楚,頗是感同身受,便叫著他的字,以親切的語調道:“懋舉,何以在潮州提到你,問之百姓皆愛之,問之官員皆不喜?”高拱憤於廣東官場貪墨成風,急於體訪到一位廉吏,特意召回京交差的巡按廣東禦史了解情況,禦史的這句話,讓他印象深刻,今日一見,便特意追問其由。

    “不貪之故。”侯必登答。

    葛守禮一愣,不悅道:“難怪官場皆不喜!就你這句話,便把廣東官場都得罪了。難道廣東官場皆貪官,就你候知府一人獨廉?”

    “恕下吏直言。”侯必登也不示弱。

    高拱忙道:“廣東舊稱富饒之地,乃頻年以來,盜賊充斥,師旅繁興,民物凋敝,狼狽已甚。這是何故?”

    “皆官場貪墨所致!”侯必登不假思索地答道。

    高拱點頭,葛守禮卻不以為然,道:“照你說來,廣東貪官特多,這是何故?”

    “其因有三。”侯必登胸有成竹地說,“其一,人謂廣東為瘴海之鄉,劣視其地。進士出身者寥寥無幾,貶謫者占多半。貶謫者不必說,即使是舉人,前程何在?州縣府的官員,因自知仕途無望,多甘心於自棄,遂以撈錢為首務。”

    “喔!有道理。”高拱點頭道。

    “恰恰廣東又是財貝所出,而又通番販海者眾,奇貨特多,可漁之利比比皆是,誰不豔羨?誘惑自比他處為多。此其二。”侯必登道。

    “倒是這麽回事。”葛守禮捋著胡須道。

    侯必登見高拱、葛守禮頻頻點頭,越發聲音洪亮:“不幸的是嶺南偏遠之地,聲聞不通於四方,動靜尤難達於朝廷。監察百官,惟靠巡撫、巡按。即使此二人不同流合汙,所劾者隻能聊取一二。眾人見撫按亦無能為力,越發肆無忌憚,遂成聲勢,貪風牢不可破矣!”

    “看來,靠拿下幾個貪官,也不能除此貪墨之弊。而不除貪墨之弊,何以望治?”高拱若有所思又憂心忡忡地說。他挺直身子,對侯必登道,“還是要改製!這是朝廷的事,今日不議了。懋舉,越是貪官多,廉臣越是可貴!況廉而有能,公廉有為乎?隻要百姓擁戴,朝廷為你撐腰!”

    待侯必登離去,高拱扶著幾案慢慢站起身,晃了晃,才站穩,剛要邁步,腿腳麻木,隻得用手扶著案邊,緩緩挪動。

    三天過堂畢,吏部會同都察院合議,有布政使、副使、參政、參議、僉事、知府等五十四人,被罷斥降調如例;下貪酷異常二十五人禦史按問追贓;賜賢能卓異按察使楊綵、知府侯必登、知縣曹大埜等十五人,各衣一襲、鈔百錠,宴於禮部。

    正月十五日辰時,皇上升禦座於會極門,高拱、葛守禮率朝覲官覲見。

    “台長,此番大計,結果公布,迄未聞有物議。”高拱雖然一臉疲憊,卻抑製不住興奮,得意地對葛守禮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