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七十三章(2/2)

    須臾,火光中,燒成灰狀的紙片亂舞了一陣,歸於沉寂。

    “最後,轉達高閣老一個提議!”張四維提高聲調說,“諸公在地方任職,各地方有何賢才尚隱淪,有何凶頑尚梗正;有何利當興,阻力何在?何害當革,何所畏而未革,皆得書麵陳情。”他笑了笑,“嗬嗬,此為自願,不願建言者,不強索。”

    “誰敢?不認真陳述怕都會吃虧,焉敢不交卷!”有人議論說。

    “喔呀,這招厲害!”有人讚歎道,“如此,天下事皆在高閣老目中矣!”

    “初十日開始到吏部過堂,依序聽傳,進後堂。”張四維宣布說。

    山西陽曲縣知縣曹大埜聽罷,暢出了口氣。

    曹大埜身材矮小,卻有一雙大而機靈的眼睛,目光永遠是遊移的,似乎每時每刻都在琢磨著什麽。他剛到陽曲上任,四川布政使王道行正好為母守製在籍,曹大埜前去拜謁,王道行指點他說,知縣按部就班升遷,做到封疆大吏實屬不易;若被甄拔為科道,封疆大吏、京堂就不在話下了,而從知縣裏甄拔科道,是國朝慣例。曹大埜即以此作為既定目標,精心設計。他知王道行在陽曲乃頭號縉紳,是以過年過節,都會到王家拜訪,奉上厚禮;平時王家有事相托,他無不關照,深得王道行的歡心,對他誇讚不已。陽曲縉紳惟王道行馬首是瞻,如此一來,曹大埜的官聲就在當地傳開了。可他把餘錢都花在本縣縉紳身上,卻對知府並藩、臬兩台少有打點,而大計照例是憑藩臬考語並上官麵陳定等級去留的,曹大埜心中忐忑,忽聞大計不再憑上官考語定等次,他自是暗喜。隻是若考語與吏部所掌握的情形不符,要過堂麵質,曹大埜心裏沒底,便急忙打探四川布政使王道行的住處。

    待找到王道行,寒暄過後,王道行冷笑道:“哼哼,高新鄭愛標新立異,不襲故套,此番不憑藩、臬兩台考語和知府麵陳定等級,那憑什麽?他縱然有火眼金睛,也不可能把天下官員賢愚都了如指掌!”

    曹大埜不接話茬,謙恭地問:“藩台老大人,學生訪得高閣老自視甚高,很較真兒。往者朝審時,吏部尚書隻是在麵審時露麵一次即可;而高閣老事前秉燭閱卷,漏盡不休;往年朝審,矜疑人犯不越三十,此番他卻審出一百三十九人。大計是他分內之事,過堂必不會走過場,不知過堂時如何應對?”

    “高新鄭其人,滿眼都是積弊,滿口都是改製,隻要對他的口味就好了。”王道行指點說。他是文壇領袖王世貞的好友,心思並不在政務上。去歲王世貞在太原任山西按察使,王道行以探父病為由,竟擅自回太原,與他歡聚。王世貞對高拱恨之入骨,王道行受此影響,對高拱也沒有好感,提到高拱,總是語帶譏諷。

    曹大埜豁然開朗,他把隨身帶的、此處能找到的邸報,都搜羅起來,足不出戶,埋頭閱看。自高拱複出,邸報上連篇累牘都是他的奏疏、題覆,加上重要禦批無疑來自他的票擬,邸報要目,差不多就是高拱的專版了。曹大埜看得雙眼發澀,又精心撰寫了一篇《山西地方情形及治理》的文稿,就等著到吏部過堂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