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三十章 實不忍親睹祖製被如此擅改(1/2)

    閣臣的案頭,都放著厚厚一本文稿。這是高拱擬寫的《改軍政邊政吏製議》,今日上午內閣專議此事。辰時已近,閣臣們陸續走出自己的朝房,到中堂議事。高拱剛走了幾步,見張居正正要進中堂,叫了他一聲:“叔大,昨日朝議恤商,效果堪慰。”

    “喔,那就好,嗬嗬!”張居正道。

    高拱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失望情緒。

    “玄翁,革新改製事,內閣有共識更好,可以一體上奏,形成聲勢;不能達成共識也無妨,玄翁將應興應革之事次第上奏,皇上認可,照樣可以實行。竊以為不必與人爭論。”張居正明白,高拱的話,實則是對他事先安排陳大春、曾省吾代言感到滿意,暗示他今日也能為其代言,而他卻裝作未解其意,見高拱有些失望,故又為他畫策道。

    “嗯,叔大之言甚是。”高拱由衷讚歎說。

    “陳大春說的甚合玄翁之意吧?”張居正笑著說,“此人雖一度誤入講學歧途,然以居正觀察,也算是有識見之官。”陳大春在徐階下野前,即千方百計投於張居正門下,張居正有意在高拱麵前為他鋪墊,有了昨日朝議時的表現,張居正揣度高拱對其惡感當大為減少,故特意又提示了一句。

    “有識見。”高拱道。

    說話間,二人進了中堂,李春芳、陳以勤、趙貞吉已然就座。不待李春芳發話,高拱即直奔主題,道:“開聖治、行新政,當從吏治入手。古人雲,為政在於得人。而若要得人,必有良製。是以不才理出關涉吏治而當下亟宜改製之處,供諸公參詳,如無不妥,我意以內閣公本奏明皇上,下旨實行。”

    “嗬嗬,新鄭辛苦!”李春芳道,“就請新鄭說明一二。”

    “邊患孔棘,安邊弭患當標本兼治。為此,宜對軍政、邊政一體革新。”高拱翻開文稿,“首言軍政改製。其一,兵部一尚四侍新製已成立,兵部司官精選久任,兵備、巡撫、總督儲才遞升之製已建,要落實。”

    陳以勤搖頭不語,趙貞吉似在琢磨著。高拱繼續道:“其二,破待遇均等之製。時下官員待遇隻論品級,一切均等,看似公平,實則大不公。邊地文武官員誠宜特示優厚,有功則加以不測之恩,有缺則進以不次之擢,使其功名常在人先,他官不得與之同論資曆。且邊地官員當有休假之法。如其在邊日久,著有成績,則特取回部休假,使其精神得息而不疲,智慧長裕而不竭。”

    “未免太繁雜了!”趙貞吉道。

    “襲故套最簡單!”高拱忍不住反駁說,“可是,邊患可弭乎?疆圉可固乎?”似是為避免爭論,他接著又進入了主題,“再言邊政改製。”他突然叫李春芳,“興化”,又轉向趙貞吉,“內江”,兩人坐直身子疑惑地看著高拱,高拱問,“朝堂每每言邊防、邊患、邊政、邊務,何處可稱邊?”

    “這……”李春芳、趙貞吉被問住了。

    “用人行政,大而化之,焉能稱治!”高拱情緒有些激動,聲音也大了起來,“當劃定邊方,使中外周知,加意經理。”他翻開文稿,“不才多方谘商,以為當劃定薊、遼十八州縣,山西二十六州縣,陝西十七州縣,凡六十一州縣為邊方之地。其他雖是薊遼山陝所屬,但不能稱其為邊方。”見李春芳等人點頭,高拱又道,“邊政改製,要在改用人之製。邊方乃國家門戶,而所用官員非雜流,則遷謫;非遷謫,則多是考察定為才力不堪之人,焉能有治?國家用人,不當為官擇地,隻當為地擇官。邊方既要緊之地,尤宜以賢者處之。今後各邊州縣,必擇年力精強、才氣超邁者授之;或政績突出兼通武事者調用。以三年為期,比內地之官加等升遷。政績優異者,以軍功論,破格擢用。如才略恢弘可當大任,即由此為兵備為巡撫為總督,無不可者。概而言之,邊方州縣必用良才;有邊方經曆之良才特加重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