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二十七章 請他高抬貴手(2/2)

    謝萬壽一聽事後付款,心裏踏實了許多,點頭應允。他知道,彈章會交吏部議處,考功司郎中是關鍵人物,遂提出欲與郎中孫大霖一見。呂光接單,即到孫大霖府上拜訪。孫大霖在刑部員外郎任上到山東察獄,收了些銀子,能夠晉升到吏部考功司郎中,也多虧了有銀子打點,是以對收受銀子,他有抑製不住的嗜好。加之他多多少少知道呂光的背景,也不便得罪,遂答應了下來。謝萬壽得以拜訪孫大霖,奉上銀子五百兩,請他高抬貴手。

    議處被劾地方官,是吏部的例行公事,此次隻是一個知縣,且目標也隻是保住官員身份,不被革職;高拱固然辦事認真,但他要辦的事太多,哪裏會注意到這件小事?孫大霖遂半推半就應承下來。接到要吏部議處彈劾謝萬壽的彈章,孫大霖沒有批交主事,自己親自動筆,斟酌良久,擬稿呈上。

    這天午時,孫大霖忽聽高閣老傳召,不知何事,忙到尚書直房謁見。高拱頭也不抬,問:“你掌考功,參劾文官倶經你手,你說,哪個地方貪風最盛?”

    “這個……”孫大霖支吾道,“各巡按禦史、巡撫參劾官員,通常都差不多,夠交差就行了,是以本部接到的要題覆的彈章各省相差不大,下吏不好判定哪裏貪風最盛。”

    高拱抬起頭,欲發火,又忍住了,歎口氣道:“我聽說廣東貪風最盛,良有司甚少,不知是否屬實。”自知問不出所以然,也就不待孫大霖回應,便道,“撫、按參究官員,不能襲故套。考功司拿出改製辦法來。”孫大霖點頭稱是,高拱又道,“巡按廣東禦史楊標任期已滿,回京交差,你把他找來,我想向他查訪一下廣東官場情形。”

    “下吏記住了,下吏也當多方查訪。”孫大霖乖巧地說,正要施禮退出,高拱臉一沉,點著攤開在麵前的一份文牘問,“巡按河南禦史楊相劾祥符知縣謝萬壽性資剛暴,擅用非刑,打死無辜蘇仲仁,該如何處分?”

    孫大霖心裏“咯噔”了一下,考功司已擬了處分呈批,為何還要這樣問?分明是不認可了。但他還是咬著牙,把已擬的題覆重複了一遍:“玄翁,論法本當擬斥。但念其初授知縣,在任日淺,姑從寬處分,改調閑散,以全器用。”

    “謝萬壽濫刑以逞,打死人命,其酷何甚!以酷而留其官,是廢朝廷之法;以酷而調其官,是殘他處之民!”高拱滿臉怒容,他抬眼盯著孫大霖,“若謂在任日淺,棄之可惜,則人命、國法,不可惜耶?”

    孫大霖忙點頭,神色慌張地說:“玄翁教訓的是,下吏這就照玄翁的意思重新擬呈。”說著,伸手去取文牘。

    高拱向後仰了仰身,任他把文牘拿去。孫大霖剛要走出直房,高拱突然道:“聽說你察獄山東,惹了不少風言風語,怎麽說?”他掌吏部以來,要求為官員建簿冊以為參驗,月終呈報,三個月來已有八十餘冊報來,吏部每個郎中的經曆自是在他掌握中。適才見孫大霖滿臉淌汗,神色不對,遂生疑竇。

    孫大霖呆呆地站在門口,良久才支吾道:“玄翁,那那都是……”

    高拱向外擺了擺手,道:“回去好好想想,有你陳述的機會!”

    孫大霖聞言,抬腿邁步,腿竟有些發軟,像踩了棉花似的,晃蕩了幾下,直到走出好遠,才恢複常態。可是,回到司裏,卻坐臥不安,重擬文稿的心思一時全無。呆坐了半個時辰,驀地起身,匆匆往外走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