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九十四章 仿佛即將投入一場戰鬥(2/3)

    海安壯了壯膽,說:“老爺,咱們出京時,用船夫、雜役三十多人,德州以下又增加不少,少說也超過百人了,這咋回事啊?”

    “用夫百餘,均是照朝廷規製,分所應當。”海瑞解釋,“這是朝廷重巡撫的威儀所定。有了威儀,官民懍然,用人行政方可順暢。”

    海安麵露喜色:“這麽說,老爺做了撫台,往後雞鴨魚肉都可吃得上了!”

    海瑞笑道:“不能這麽說;但也可以這麽說。不過,說了你也未必懂。”海瑞又指了指海安手裏的文稿,“《督撫條約》寫著呢,巡撫出巡各地,不準設宴招待。但巡撫乃朝廷大員,須稍存體麵,接待時準有雞、魚、豬肉各一樣,惟不得供應鵝和黃酒,不準超過夥食標準:蠟燭、柴火等開支一體計算在內,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

    海安懵懵懂懂,見海瑞談興正濃,又問:“老爺,都說這蘇州鬆江一帶最難治,是咋回事?”

    “這地方科舉最盛,出的進士、舉人不計其數;江南又是財富之地,做生意的也不少,因此之故,達官貴人多的是,盤根錯節,相互勾連,除非像有擔當不怕得罪人如老爺我者,誰不發怵?”海瑞有幾分得意地說,“嗯,據聞吳地刁民最多,這大抵也是難治的一個緣由。”他又補充說。

    “哦,小的知道的,一年前致仕的徐閣老,就是這邊人呢?”海安興奮地說,“他可是老爺的恩公哩!”

    海瑞背起手,仰臉沉吟,口中喃喃道:“徐閣老,鬆江府華亭縣人,江南第一大戶!”說話間,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憂慮,繼之則是輕蔑,“法之所行,不知其為閣老尚書家也!”他用力挽了挽袖子,仿佛即將投入一場戰鬥。

    就在海瑞說到徐階的當兒,鬆江府城徐階宅邸,前來拜謁的文壇領袖王世貞,恰好正與徐階談到海瑞。

    王世貞在起複為大名兵備道不久,旋即升任浙江參政,赴任途中前來拜謁徐階。徐階致仕後,在府內建造一座佛堂,帶著兩個隨從住進去,與家人也甚少相見,外人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王世貞是徐府常客,徐階即延之佛堂與之傾談。

    “前年為了逐高拱,學生曾拜訪過海瑞,他對天下貧富不均最是痛恨,言‘欲天下大治,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稅,尚可存古人遺意。’如此看來,海瑞撫江南,必對縉紳不利。以他的行事風格,摧抑豪門大戶,恐在所難免。”王世貞憂心忡忡地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