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九十三章 鬼地難治非海瑞不能濟事(2/2)

    楊博猜到了張居正要見他的事由,神情沮喪地從袖中拿出一份文牘,說:“此為海瑞自陳疏,請張閣老過目。”

    按製,朝廷四品以上官員年終照例需向朝廷述職,謂之自陳,楊博所持即為海瑞的自陳疏。張居正接過匆匆瀏覽了一眼,默然無語。

    楊博苦笑一聲:“海瑞對自己的新職務不滿意。他抱怨說當這個通政,隻是專管查看呈奏給皇上的公牘,毫無責任。”

    “當時並未細閱,以為剛給他升了職,不會有怨氣。”李春芳起身道,走到張居正書案前,拿過海瑞的自陳疏細細看了一遍,“喔呀,牢騷盈篇嘛!聽海瑞這口氣,他的意思是說,朝廷的大佬們表麵上恭維提攜他,實則是讓他升官而不讓他負實際的責任。這怨氣委實不下嘞!”

    楊博眉頭緊鎖,道:“是以騰挪出朝廷通政司的位子給他。”

    李春芳一笑:“嗬嗬,如此看來,海瑞並非不懂得陰陽之道的精微深奧嘛!諸公試看,他聲稱自己才淺識疏,連幹這個等因奉此的職務也不稱職,請皇上把他革退。這是何意呢?我看,他是陽求罷免,陰為要挾,言外之意是,倘內閣、吏部真的敢罷黜他這樣一個名滿天下的直臣,則必大悖輿情;倘不敢罷黜他,那就給他一個能負實際責任的官職!”

    楊博點頭,歎口了氣道:“興化所言極是。海瑞氣象岩岩,端方特立,朝中百官多疾惡之,哪怕站著和他交談幾句的人都沒有,遂使他陷入空前孤立境地。這當亦是他鬱鬱不平的一個緣由。是以在朝廷給他安置官位,還是難以擺脫此一困境,終歸還會發牢騷,不知屆時會出何樣狀況。”

    “這就是了!”張居正忙接言道,“難道他再發牢騷,閣部還要再給他騰挪位子?這成什麽話!”不等楊博回應,“既然如此,安置海瑞事,不可輕率,待斟酌成熟後方可實行。”他舉起吏部的奏疏,“塚宰,此疏先放一放,如何?”

    “嗬嗬,張閣老,”楊博笑道,“駁正部院題奏,乃內閣本分,吏部安得置可否?”

    李春芳聽出楊博的弦外之音,是把擱置海瑞升職的責任推到了內閣,忙道:“江陵,此事……此事……”支吾良久,也未敢駁了張居正的主張。

    張居正隻是不願把海瑞調回北京,至於如何安置他,此前並未斟酌過,看李春芳、楊博的意思,不安置好海瑞,閣部似有不得安生之憂,心裏也就不禁暗暗盤算起來。

    “江陵!”李春芳見張居正陷入沉思,便喚了他一聲,“蘇鬆近來水患甚烈,竟是流民遍地,令人堪憂!戶部奏請先把部分漕糧挪做賑濟災民,我看還是準了吧!”

    “吳地最難治!簡直就是鬼地!”張居正煩躁地說,“誰知是不是那些個江南籍的縉紳故意誇大其詞!漕糧國脈所係,安得輕動?”

    “那以江陵之見呢?”李春芳沒有了主意,問道。

    “鬼地難治,非有良有司不能濟事!”張居正道。話一出口,眼前豁然一亮,不覺暗喜!

    江南水患嚴重,巡撫出缺,可讓海瑞出任。幹好了,吳地複蘇,自然是好事;幹不好,海瑞聲名狼藉,其正義化身、道德領袖的桂冠必蒙上汙垢,再對朝政或大佬指手畫腳,也就失去了公信力;況且幹不好禍害的是“鬼地”,也不必心疼。這樣想來,張居正撫掌道:“我看,可讓海瑞出撫江南。給他巡撫之職,海瑞自可滿意。吳地土地兼並嚴重,此乃大患,關乎社稷存亡;而海瑞素疾大戶兼並,正可讓他到那裏展布一番,也好為朝廷醫治土地兼並痼疾試出方子來。至於水患,讓海瑞去想法子化解就是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