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五十九章 要萬無一失才放心(2/2)

    “當時高新鄭隻是裕邸講官,委實也幫不上忙,可能也怕連累裕王,才回絕的。”王世懋替高拱辯解說,“況且,那些滿口答應幫忙的人誰又幫忙了?倒是高新鄭實話實說,不虛偽。兄長不必耿耿於懷吧!”

    王世貞還是不放心:“要萬無一失才好!去,叫曹顏遠來。”

    曹顏遠是王世貞的外甥,一直追隨其左右,幫其經理事務,等他進屋施禮畢,王世貞問:“金葉子還有多少?”

    “有四十來張吧。”曹顏遠回答。

    臨赴京前,王世貞特命以十萬銀兩換成金葉子,每五百兩一張,便於送禮。

    這幾年,不少人對王世貞以文壇盟主之尊竟不吝為商賈寫傳作銘大為不解,殊不知,他需要積攢一筆豐厚的資本,為的就是這一天派用場。此番北來,隨身攜帶不少書畫,外加金葉子二百張,為的是無論如何,要把事情辦成。這不惟是替父昭雪,更關乎他的尊嚴甚至未來。

    “你去取四張來。”王世貞囑咐說,旋即又改口說,“不,取六張吧,六六順,圖個吉利。”

    王世懋道:“兄長,高新鄭連書畫都退回了,怎會收金葉子?”

    “自不能送高某人。”王世貞解釋說,“張居正乃高某人好友,求他在高某人麵前說話,不然真不敢貿然上本。”

    “聽說張太嶽也律己甚嚴,未必會收吧?”王世懋說,“況且上次兄長已投書於他,送了畫的,這次他會收金葉子嗎?別讓他反感了吧?”王世懋膽怯地提出了異議。

    在王世懋看來,兄長過於悲觀了,做這些不免有畫蛇添足之嫌。一則父親本就是冤枉的,新朝開局,與天下更始,正大量平反冤假錯案;二則,現在執政的首相徐階,與王家是遠親,他威望正高,毋需再遍求權貴;再則,兄長是當代名流,執政者對名流一般不願意無故得罪,能夠幫襯的一定會幫襯。

    有此三點還不夠嗎?王世懋這樣琢磨著。

    王世貞也明白弟弟的意思,隻是他不敢大意。思忖良久,說:“張太嶽城府極深,言談真假莫辯,直接找他委實冒失。訪得曾省吾是張太嶽的心腹幕僚,請他在張太嶽麵前說話,張太嶽必納之,再由張太嶽在高新鄭麵前轉圜,這樣或許更妥帖些。”說著,坐於書案前,疾筆寫就一封便函,交給曹顏遠,又囑咐了一番。

    曹顏遠領命,騎馬往宣武門而去。

    兵部郎中曾省吾接到王世貞的名剌和曹顏遠的拜帖,忙吩咐傳請,又親自把曹顏遠迎到花廳,寒暄過後,曹顏遠把王世貞的便函奉上。

    “家舅說,這些,請曾大人酌處。”在曾省吾低頭閱看書函的當口,曹顏遠拿出所帶金葉子,放在他右手的高腳茶幾上。

    “這不好,不好!”曾省吾說,“收回去,收回去!”

    曹顏遠歉意一笑:“家舅所托,請曾大人體諒。”

    “那好,不難為你。”曾省吾說著,把書函蓋在金葉子上,“以後見了令舅再說。”他笑了笑,很是灑脫地說,“令舅所托,省吾當竭力效勞。回去請轉告令舅,就說張閣老必全力促成此事。”

    曾省吾這麽說,是因為他知道王忬是徐階的遠親,對昭雪王忬一事,徐階定然不遺餘力,作為徐階的學生,張居正自不會持異議;王世貞又是天下名流,無論做與不做,話要說到位,朝廷大臣誰不願意籠絡名流?

    曹顏遠忙起身深施揖禮,說了一番感激的言語,即要告辭。

    曾省吾起身拉著他的袍袖,親自送到首門。臨別,又殷殷囑咐道:“回去代張閣老問候令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