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五十二章 折中過關(2/2)

    想到這裏,高拱大步出列,剛要說話,徐階也站了出來,說:“陛下,廷議結果已出,臣等恭請陛下宸斷。”

    皇上以商榷的口氣說:“元輔,高先生有話要說,不妨聽聽。”

    高拱正進退失據間,聽了皇上的話,心裏湧上一股暖流,深情地喚了聲:“皇上——”鎮靜片刻,梳理了一下頭緒。他知道,關節點是祖製不能改,這是言官、清流們所堅守的,改祖製的罪名,皇上也承擔不起。他要做的,是打開這個死結,於是道,“太祖是有嚴海禁、片板不許下海的諭令。何以如此?因當年張士誠、方國珍等與太祖爭天下,東南沿海乃張、方之根據地,其殘部敗退後又盤踞於海島。天下初定,太祖為鞏固大明江山計,不得不禁海,此時勢使然。按照太祖禁令,無論公私船舟,皆在禁止之列。為此,還特裁撤泉州、明州、廣州三市舶司。但成祖時,江山已然穩固,張士誠等之殘部已不複存在,時勢已變,成祖不惟下旨恢複了三市舶司,還遣鄭和率船隊浩浩蕩蕩下西洋,難道要給成祖加上改祖製的罪名嗎?若說成祖改了祖製,那改祖製又有何不可?改祖製本身豈不也是祖製?大明開國二百年了,時勢已然大變,堂堂天朝大國,處處以守勢示外邦,自信何在?氣度何在?”

    皇上被高拱的氣勢所振奮,大聲道:“高先生所言甚是!”但旋即又縮了縮身子,為難地說,“然則,臣工強半反對……”

    高拱斷然道:“皇上,臣敢請宸斷,對海禁祖製仍遵守之,但可試行調整。既然福建巡撫塗澤民有請求,朝廷可允其在泉州小月港設關開海,準許各地商民從此關出海。若試行成功,此後沿海諸省有此請求者,仿此辦理。”

    這是高拱與塗澤民書函往返時商定的底線,高拱不得不把底線端出。

    兵部尚書霍冀又出列:“臣還是那句話,如何向為嚴海禁而死的將士交代?”

    高拱無奈,道:“不妨再加限製:禁止商民與倭國貿易。”

    “嗯,高閣老說的,倒是一個法子。”郭樸接言說。

    李春芳、葛守禮也不約而同地說:“似可一試。”

    皇上也對高拱的這個主意暗自讚歎。

    表麵上,祖製不改,但實際上海禁要開,隻是不全麵鋪開,而是步步推進。如此,則不授言官清流們擅改祖製之口實,亦可打消郭樸、楊博、葛守禮這些老成謀國之臣的擔心,確不失為妙招,遂興奮地口授諭旨:“內閣擬旨,覽塗澤民所奏,倶體國愛民之言。著該省泉州設關開海,準沿海商民出海貿易,惟不得與倭國交通。”說完,忙問徐階,“元輔以為妥否?”

    “嗬嗬,皇上宸斷,臣子安敢非之?”徐階答。

    “吾皇聖明!”高拱帶頭大聲說。

    “吾皇聖明!”皇極殿響起了參差不齊的呼喊聲。

    隨著“退朝——”的喊聲,皇上起身往內裏走去。

    眾人出了皇極殿。

    “高閣老——”刑部尚書黃光升叫了一聲,“光升主張開海禁,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哩!”

    高拱不知作何回答。

    他聽得出來,黃光升與其是說給他聽的,不如說是說給徐階聽的。他向黃光升拱了拱手,顧自往文淵閣走。

    這次廷議,徐階的態度令高拱百思不得其解,“看來,事情不像我想象的那麽簡單。”高拱默念了一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