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三十六章 萃華樓雅間密語(2/3)

    張四維進士及第後被甄選為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在翰林院已十三年了,翰林院號稱清華之選,實亦是朝廷的輿論場,清流的匯聚地。翰林們經常私下聚議,裁量公卿、臧否當道。

    對於徐階的評價,輿論時有演變。

    嚴嵩當國時,徐階對皇上比嚴嵩還要柔順,對嚴嵩也是低眉順眼。是以輿論對徐階有“一味甘草”、“四麵觀音”之譏,就連他最賞識的弟子張居正,一度也曾責備老師不敢擔當。但嚴嵩垮台後,朝野以徐階乃是以降身自汙,扮豬吃虎之術與嚴氏父子鬥法來解釋此前他的表現。

    徐階繼任首相後,輿論期望很高,一度也認為他以寬緩化解苛暴,立朝有相度。但五年過去了,人們慢慢悟出了,其實當下與嚴嵩當國時,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嚴嵩為人所詬病的,無非三點:對皇上一味逢迎;貪墨;縱子為惡。時下又怎麽樣呢?徐階對皇上還不是一如既往地逢迎?不惟把寫青詞作為壓倒一切的首務,而且還利用一切機會討好皇上,最有名的就是他以皇上的年號,用拆字術,把“嘉靖”兩個字的筆劃拆解,寫成這樣一首詩:

    士本原來大丈夫,

    口稱萬歲與山呼。

    一橫直過乾坤大,

    兩豎斜飛社稷扶。

    加官加爵加祿位,

    立綱立紀立皇圖。

    主人自有千秋福,

    月正當天照五湖。

    徐階的巧思,是把嘉靖兩字的筆劃都按順序排進每行詩的第一個字,組成藏頭詩,表達歌功頌德之意。

    說到貪墨,徐階固然不像嚴氏父子那樣賣官鬻爵,大開賄門,但三節兩壽中外官員的饋禮,他都會欣然笑納,還半公開說過他“不敢”拒收。在他當國後,也有肅貪的舉措,人們後來才發現,幾年裏被整肅的所謂貪墨之徒,無一例外都是“嚴黨”,就連江南總督胡宗憲這樣深為皇上所賞識、大有功於國家的人,就因為被徐階暗暗劃入“嚴黨”之列,終歸也沒有逃脫被清算的命運,而凡非嚴嵩一黨者,縱然聲名狼藉,也都安然無恙,官場的貪墨之風,並沒有因為嚴氏父子的倒台而好轉。時下人們議論說,也就是嚴嵩的縱子為惡這一點,徐階還差強人意。

    “怎麽,張翰林,有心事?”見張四維低頭沉思,徐琨問。

    “喔——”張四維像是從夢中醒來,忙舉起酒盅,“四維敬徐大人一杯。”

    “子維啊,”徐琨喝完一盅酒,邊抹嘴邊說,“叫什麽大人,太生分了吧?字號相稱最好。”

    這分明是示好。但雖年齡相仿,叫徐琨的字,張四維還是覺得不妥,就按士林的規矩,取“石美”中一個石字,稱他為“石翁”:“石翁,四維還是那句話,有何難處,隻要石翁吩咐一聲,四維敢不效力?”

    徐琨一笑:“子維,今日約會,嗯……”他躊躇片刻,鼓足勇氣似地說,“有一事請教。令尊、令舅都是商界翹楚,相信子維耳濡目染也深諳此道,子維看,我在京開家商號,如何?”

    “以首相之子在京開商號?”張四維暗自吃驚,但他並未流露,而是笑著說:“不知石翁要經理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