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四章 果真惹出事來了(1/3)

    永定門內有座宏大的建築群,乃天壇也。天壇南部的圜丘,是祭天之所。這天,為籌辦冬至祭天大禮,禮部尚書高拱親赴天壇查勘,率眾預演。散班後,高拱顧自大步往前走,忽聽身後有人喚道:“高尚書,恭喜啦!”

    高拱扭頭一看,是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

    國朝設言官,言官又分屬都察院與六科。都察院有禦史一百一十名,按十三行省之名分設十三道;都察院外,又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為長,餘為給事中,隨六部事務繁簡而名額有差,共計五十人。都察院禦史與六科給事中合稱科道。科道雖隻七品,卻為百官所畏。吏科都給事中與都察院河南道掌道禦史分量最重,是言官領袖。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及第的南直隸淮安府人胡

    應嘉,從宜黃知縣甄拔為給事中,遷都給事中。此人個子不高,不到四十歲年紀卻已背駝,麵龐烏青,兩隻小眼睛像鷹隼般犀利,是科道中搏擊大臣的厲害角色,閣臣、九卿無不怵他三分,朝野以傾危之士視之。

    高拱不與科道結交,卻也不怕他們;胡應嘉倒是常常有意與他接近,每每奉承他有大才,高拱頗受用。今日又聽胡應嘉“恭喜”他,不知何意,笑道:“胡科長何來恭喜?”

    “此番譯字生考收,至公無私,可洗數十年之弊。”胡應嘉抱拳揖道,“非高尚書,誰能做得到!”

    “喔,此事啊!”高拱露出得意的神情,“官場皆知本部堂素奉法不移,無人敢到我這裏幹請;且考試之日,防範嚴密,審對精實,是以可稱圓滿。”

    也難怪,二十八年未敢舉辦的四夷館考收,在高拱的堅持下終於啟動,經過兩個多月緊張籌備,嚴格照禮部題奏、皇上禦批的方案推進。高拱親自主持,每個環節都務求周密嚴謹,不留空子。考錄後,高拱又命將名冊榜示,接受告發,以免留下後患。三日前,禮部將考錄名冊上報,奉聖旨:“是。這世業子弟,你們既考取停當,都著送館作養。”同時,照禮部《題補譯字生疏》最後一項“補教師”的題

    請,朝廷已明令各邊省督撫,多方覓求通曉緬文及佛郎機語者,充四夷館教師。

    渤泥國朝貢事也打理停當。為避免渤泥國特使在朝見時發怨言、出怪語,高拱特命魏學曾出麵與使團協商,特許下次入貢,所攜開市交易的售賣物可倍於常例,以此化解了渤泥國使團的不滿。就在四夷館開考的當日,渤泥國使團高高興興地離京返國。

    四夷館開考,關涉外務的事體得以一攬子梳理、解決,儲備人才以備將來,這讓高拱感到欣慰。是以聽了胡應嘉的恭維,他也毫不謙虛,對答中充滿自信。

    回到禮部衙門,高拱正快步往直房走,餘光掃見走廊拐角處一個人影慌慌張張向裏縮去,他並未在意。國朝官場習尚繁文縟節,不少僚友相見禮節煩瑣,高拱早就看不下去了,正準備擬一道《厘士風明臣職以仰裨聖治疏》,以匡正此弊,他以為躲到牆角的人是為免除拜見禮節的麻煩,也就一笑了之。不料剛進直房,一位中年男子“忽”地闖了進來,“嗵”地跪在高拱的書案前,梗著脖子道:“下吏名顧禕,乃四夷館教師署正!”不容高拱垂問,他語速極快地說:“此番考收譯字生,人家都有子弟入選,我是教師的頭兒,兩個兒子參加考收,都未入選,望尚書大人開恩,騰挪一個。”或許是緊張的緣故,顧禕聲調顫抖,帶著哭腔。

    高拱不勝驚愕!想到適才在拐角處躲躲藏藏的那人大抵就是此人,他居然闖到尚書直房求情,且譯字生名冊業經聖旨批準,顧禕居然要求為他兒子騰挪一個,這讓高拱大出意外。他強忍怒氣道:“彌封考試,憑譯寫番字多寡為去取,誰能作弊?況今成命已下,誰敢騰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