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逢對手關若鶩莊鳴岐

第三十二章——第二名自殺者(2/3)

    關若鶩去倒了一杯水,回來看到信息,回複道:【嗯,那你說吧。】

    於是,這名當年和三名死者同班的上班族,開始敘述一些他自己發現的事。

    ***

    這位願意和關老師半夜分享“鬼故事”……不是,是分享當年的一些見聞的年輕同誌,暫且稱為同誌A好了。

    據同誌A說,自殺案件被學生們說為“猛鬼複仇”,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同誌A當年聽到一個好友和他說,後來自殺的三個學生,曾經因為別人的玩笑而惱羞成怒,因而口不擇言地說了很多過分嘲弄死者的話。

    具體來說,是有一名學生和他們開玩笑說:“你們之前不是曾經和他吵得挺凶?他現在自殺了,小心他回來報複你們噢!”

    這就是句玩笑,當然也有過分的地方,但總的來說還是聽得出是玩笑。沒想到三名學生聽到後臉色一變,然後就開始有點發脾氣的意思。開始一兩句還是沒好氣地說開玩笑的學生嘴賤,接著就變成了數落死者,而且話越講越難聽。因為同誌A的好友當時剛好在場,所以聽得一清二楚,還把其中幾句過分的轉告給了同誌A。

    這些話可比後來傳聞中那些過分多了,不過大多的意思依舊是想表達“死了活該”這個想法。

    因為當時還沒出現第二名死者,所以周遭聽到的同學其實也當他們是在開玩笑。不過玩笑越開越過分後,大家就都有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畢竟死者為大,即便之前有過矛盾,也不是什麽不共戴天之仇,同學們都搞不懂這三個人為什麽要說得這麽重。

    據說當時還有一個學生站出來說:“夠了吧,人都死了,嘴上積點德。”但也被這三個人連著一起罵了,還說了類似“你這麽幫他小心他半夜來找你”的要嚇人不嚇人的話。

    於是大家都隻能當沒聽見了。

    “反應這麽大……?”關若鶩在屏幕上回了一句話:【你是什麽時候知道這件事的?】

    回完,他就開始把電腦裏關於那三個學生的所有心理幹預記錄調出來。如果在第一名學生故去後,這三個人的情緒產生了明顯的波動,說不定記錄裏會提到,甚至會標注一下相關的分析。

    不過他還沒開始複看這三個人最早期的心理記錄時,社交界麵上的信息已經回過來了:【就是發生這件事的晚上啊,晚自習之前,我朋友就和我說了。】

    同誌A的好友當時將這件事告訴同誌A,也是當枯燥的學習生活來點調劑說的。同誌A當時的想法和好友一樣,隻覺得這三個同學實在有點過分,但沒深究,畢竟誰沒個發脾氣的時候?

    於是大家又回歸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之中。雖然同年級有人自殺,令他們心裏多少有點惶惶不安,不過徐老師帶著誌願者們幫整個年級都做了一遍心理輔導,加上繁重的課業壓力,使得大多數學生對第一個學生的自殺漸漸沒什麽感覺了。

    說道這裏,社交軟件另一端的同誌A忽然插播了一個話題:【對了,老師,雖然那三個人看起來和大家一樣,都沒什麽事了,但我覺得他們還是對第一個同學的自殺有很大陰影的。】

    關若鶩正在看這三個人的心理輔導記錄,在旁邊的小窗口打字回道:【是嗎?為什麽?】

    對麵回道:【因為他們好像對之前那個勸他們嘴上積德的同學很不滿,自從那個同學說了他們之後,他們或多或少整了一下那個同學吧。

    【呃,我不知道算不算過分,反正他們總是去挑釁那個同學。還趁那個同學不在的時候,去翻了那個同學的書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