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膳人家

第九十三章(2/5)

    邵衍沒理他。

    “您說您把魚頭去了又能怎麽樣?又不影響菜的口味,到時候再把人給嚇到了……”

    “我不樂意!”邵衍抬著下巴道,“見不得就別吃,看都不能看就別來了,哪兒下凡的天仙讓我給他那麽大臉啊?今天見不得魚頭,明天看不下豬血,後天瞥一下雞爪又嚇暈過去,你說我們賣什麽?禦門席改成燉肉館得了。”

    在這方麵上邵衍的態度真是強硬的可以,田小田說不過他,隻好歎息一聲接著打下手。餐館開在國外,口味不能改變,但有些地方卻還是需要做些變化的。好比西方有不少人無法接受同桌共食,這種出於個人衛生和安全方麵的考慮田小田覺得是合理的,所以菜單比起國內,單人單份選擇多了很多,公筷也打開席就布置在桌麵上。

    禦門席的酒盅酒瓶鍋碗瓢盆統統是專門訂做的,浮著金黃色紋飾的小燉盅斜斜倚著蓋,海參從鍋裏撈出來,表麵澄透晶瑩,像一汪凝練成型的果凍,短短的肉須甚至還會隨著勺子的抖動而顫抖。黑褐色的海參和雪白的碗壁碰撞起來,再澆蓋上一層勾過芡的厚厚的濃湯。

    火方切絲,纖細如發,微微撒動,就像脫離了重力一樣浮在湯頂。

    邵衍負手在那看自己徒弟切鵝,鹵鵝的鹵汁是從國內帶出來的,從第一家禦門席開業開始沿用至今,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老湯。每日新鵝新料的滋潤讓湯色越發潤滑,不要說禦門席這樣講究的做法,就是給尋常人一碗來燉肉,那香味也絕不是普通星級餐廳的味道能比的。

    這麽多年,垂涎禦門席各種密料的人不知凡幾,為了達成目的簡直各出奇招。混進禦門席幫工做服務員、收買徒弟、私下裏和邵父或者邵衍套交情……邵衍打開始就沒想過防範,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就像這個鹵水鵝的老湯,他非但不保密,還拿出來賣。禦門席的老顧客都知道禦門席大方,照顧多了生意混到臉熟後結賬時想買點鹵湯回去基本上都是能如願的。這鹵湯價格收的高,但絕對物超所值,帶回家燉點肉沫或者鹵點雞腿雞爪,連家裏最不愛吃飯的孩子都能甩開腮幫子配下三碗飯。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這鹵湯裏除了鹽之外回去後再不能添任何東西,哪怕多放點雞精,最後出來的味道都會串的亂七八糟。

    不少餐廳為了弄點這個鹵湯回去簡直是煞費苦心,來吃好幾餐飯一次買走一小碗,回去後不論如何研究都嚐不出裏頭放了多少東西。也有人想過用運出來的湯複製禦門席的鹵鵝,但買回去的湯隨便燉燉就幹了,後續總要添新水新料的。這鹵味水一衝就淡,料一放就壞,好像離開禦門席之後就失了靈氣似的。久而久之有心人那點念頭就淡了,去禦門席吃頓飯可不便宜,頓頓弄鹵湯回來,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禦門席的鹵鵝有兩種,一種鹵水鵝,裝盤時濕漉漉水汪汪,抿一下骨肉分離,骨頭縫裏都帶著奇香。

    另一種就複雜多了,鵝肉入鹵之前需要用火熏烤先迫出裏頭的一點油脂,也把皮烤到發幹。入鹵後燉到通透,再取出來,濾湯,用回爐烘烤第二遍。第二遍烘烤之後短暫回到鹵湯裏再過一遍水,最後一次烘火也很需拿捏分寸,要把表皮烘到沒有水分,但口感還必須柔軟。最後斬斷裝盤的時候已經無需再浸一勺鹵汁了,鹵的鮮美早已經被幾度烘烤緊緊地鎖在了鵝肉裏。

    這種鹵鵝叫做老鵝,吃起來口感比水鵝要稍硬一些,但越嚼越有味,頗像邵衍從前做的辣兔腿。不過這厚厚的鵝皮吃上去可比兔肉滋潤的多,再加上飽含了鹵汁精華,每嚼一口都是味蕾和精神的雙重享受。

    鹵鵝斬的差不多,另一端開了旺火預備做別的菜了,邵衍看了看表,便朝田小田點頭:“上吧。”

    ***

    外頭赴宴的人群已經鬧開了。

    菜單擺在桌麵上,邵衍特別過分,還硬是弄了本冊子,要上的菜從原材料到圖片全部貼了個一清二白,上頭碼放在盤子裏瞪大眼死不瞑目的魚和鵝立刻讓很多人大呼受不了。

    來的都是禦門樽的客人,裏頭那些嗜酒不好吃的,肯定是不會千裏迢迢趕到c國去光顧禦門席一頓。也有去禦門席吃過飯的客人,當初在c國的時候就沒敢點這些連腳帶頭的東西,此時一看配料表,頓時暈厥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