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八十六章 雄心勃勃,回家(1/4)

    淮陽、柘城、杞縣、睢縣、太康、寧陵、民權、蘭考等縣,還有原孫桐萱、騎八師、騎十四旅的防區周口、商水、項城等地的治權都握在了手中,楊風的胃口更大起來。WwW COM

    三個月之內清查統計,編製準確的戶籍資料,並同時組建聯防隊,以及按照永城根據地的模式開展其他一些政治建設;再在三個月內完成征兵、訓練,使部隊的人數至少在半年內要突破十萬大關。

    按照楊風的計劃和布署,大批幹訓班的學員進入豫西各縣,掌握各級政權,開展各項工作。

    “要當官,幹訓班”,這句話早就在根據地內流傳開來。楊風對此並不反感,畢竟這些知識青年比那些鄉紳老朽更有活力和闖勁,更能動民眾,更能將惠民政策實施下去。

    雄心勃勃的擴充計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對外武器彈藥輸出不斷減少的情況。畢竟楊風對軍隊的要求很高,要保證人槍齊備。

    國府和戰區能夠拔付一些,作戰繳獲也能補充一些,但缺口還是很大的。除了繼續進行軍工的擴大生產,緊縮一下輸出,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照顧友軍的需求,楊風一邊精打細算地輸出,一邊加大了對友軍的軍工建設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南陽別廷芳的後寨兵工廠,大別山根據地的金寨兵工廠,希望這兩家兵工廠的生產能力逐步提高,以減少對永城兵工廠的依賴和供應壓力。

    而從魯豫皖邊區所處的軍事態勢看,東麵徐、蚌的壓力有所減輕,還能攜手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團軍共同作戰;西麵有孫桐萱和李鐵軍等部駐守,豫北有龐炳勳、何柱國依托太行山抗戰,壓力也不明顯;隻有北麵,八路軍雖在奮勇作戰,但卻難以抵擋華北日軍的掃蕩和蠶食,被公路、鐵路、封鎖溝逐步分割,形勢不容樂觀。

    如果隴海路以北的八路軍根據地被鬼子占領,從開封至碭山,如此寬廣的戰線,想要牢固防守是非常困難的。雖然不能魯豫皖邊區就將因此而麵臨滅頂之災,但形勢之惡劣卻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盡量給部隊爭取擴充、訓練、裝備的時間,楊風有針對性地繼續援助八路軍武器彈藥。所謂的針對性,便是能夠比較有效遏製和遲緩鬼子囚籠政策的武器。比如鋼拳、步兵炮炮彈、電引爆地雷等,甚至還爭得八路軍同意,數次出動了炮兵,攜帶戰防炮、步兵炮,配合八路軍,對鬼子前出的據點、炮樓實施了定點清除。

    華北的戰鬥越來越頻繁、激烈,幫助冀魯豫支隊、魯南軍區暫時抵擋住日軍蠶食進攻的同時,新七軍的實力在與日俱增,武器裝備也在持續增強,一些戰術打法也在生著悄然的變化。

    比如:隨著加裝瞄準鏡的狙擊步槍不斷裝備部隊,以及狙擊兵特訓班的不斷培養,在與敵接觸的戰場,主要是遊擊區,冷槍狙殺便日益成為消耗敵人的手段。每消滅五六個敵人,戰果看似不大,但持續時間長,傷亡也很,可一個月便是一個中隊,一年便是一個大隊,細算起來會讓敵人為之心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