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發展的根基(1/4)

    感謝15119195,亞布拉漢,第十一號狙擊手,浮生若如一場夢,讀書的人,a11ena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萬事如意。  WwWCOM

    *******************************************************************

    冬季大反攻在起初階段與曆史上是變化不大的,畢竟各軍各部都有自己的習慣性打法,盡管國府有具體的指示,但改變起來並不容易。

    但隨著反攻的持續進行,各軍現雖經過整訓,但在裝備和戰力仍不及日軍,戰鬥的規模越大,日軍參戰的兵力越多,其附帶的重武器帶來的傷害越大,部隊因此損傷很大,收效卻不顯著。

    國*軍與日軍進行主力對戰往往是勝少敗多,指揮水平、協調配合是重要的原因,重武器的差距也是很難彌補的缺陷。但如果是師、團級的戰鬥,使用的主要是輕武器,差距便不是特別明顯。

    所以,各軍開始注重國府的建議和策略,以軍、師、團規模繼續進行輪番作戰,針對敵人的目標也轉為聯隊、大隊、中隊級別的薄弱之處。這樣的轉變,使冬季大反攻持續的時間更長,戰鬥規模卻次數多,也使楊風的目的達到了大半。

    冬季大整訓、大練兵、大比武,技術兵種大急訓、大擴充,武器裝備大生產,工廠大建設,各種設施大修築……

    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永城根據地在這個冬季卻是異常火熱、忙碌,軍隊的數量、裝備和戰力在不斷提升,但這不是外人能知道的,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民用工廠企業的遍地開花。

    依托軍工廠生產製造的機器設備,以及煤化廠生產的甘油、橡膠、染料等產品,牙膏、牙粉廠,膠鞋、雨衣廠,織布廠、製衣廠,卷煙廠,搪瓷廠,肥皂廠,造紙廠等等,在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在無償的技術扶持下,以驚人的度在根據地內興辦建成。

    盡管這些工廠都是新建,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都不盡如人意,但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基於當時物資匱乏的情況,展的前景也是光明的。

    民用工廠的原料需求,大大促進了煤化產業的展。在楊風的建議下,煤化廠派出技術人員,扶持幫助幾家民用工廠建起了簡單的煤化生產,以生產製造焦炭、焦油、煤油、甘油、草磺酸等初級產品為主。

    讓利於民,從而最充分地利用民間資本、人力,達到上遊、下遊產業的互相促進,增加財稅和民眾收入,豐富民用,抵製日偽的經濟侵略和封鎖……

    其實,並不隻是楊風注重經濟展,大後方的國府和淪陷區的八路軍也同樣意識到經濟是支撐軍事的支柱。但一個政策方法有誤,官僚主義、**便毀了其大半的努力;另一個是沒有資金和技術,也缺乏能提供穩固安全展環境的根據地。

    當然,楊風對讓利於民也有自己的限度,煤化精加工和製藥產業便牢牢控製在他的手中。抗瘧藥物氯喹、抗感染藥物磺胺、黑死病特效藥葡萄糖酸銻鈉、抗結核新藥異煙肼,有的正從實驗室製取向規模化生產過渡,有的已經能夠批量生產,那可是暴利。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能獲得很好的銷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