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五十三章 綜合發展(2/3)

    舉個例子,百團大戰期間,一個步兵團打掉七千子彈,就被批評大手大腳,浪費子彈。大多數部隊的彈藥,平均攤到每支步槍上,大約隻有三。到了抗戰中後期,如果一挺機槍五十子彈,一挺步槍二十子彈,那就是八路軍中非常精銳的部隊。

    子彈還能夠複裝,炮彈就不行了,直到四二年,八路軍兵工廠才能夠製造山炮炮彈,次品率還很高。繳獲的數量當然很少,以至於打一山炮炮彈,有時竟需要旅長級別的軍官批準。

    楊風不僅同意換購醫藥和彈藥,還答應賒賬援助,慷慨地給了八路軍兩門晉造山炮、一門九二步兵炮,每門火炮配彈三十,並派出二十人的炮兵隊協且作戰並幫助培訓炮兵。

    雖然八路軍早就有使用九二式步兵炮的記錄,但由於缺乏專業炮兵人才,彈藥補充也無法保證。所以,基本是隨繳獲隨用,用完就埋藏或破壞。使用時間和次數都非常有限,自然也就沒什麽大的戰果。

    既然都是抗日隊伍,都在打鬼子,還需要八路軍抵擋來自北麵的威脅,楊風自然不吝嗇。

    何況,現在根據地內的各項產業有的處於展期,有的才剛剛創建,比如醫藥、民用化工、卷煙等等,實在是太需要一個穩定的展環境和一段安心的展時間了。

    盡管鬼子不會給楊風太多的時間,但戰事的烈度一些,友軍的幫助多一些,對於根據地的整體展還是有利無敝的。

    除了各項產業,還有各種學校的開辦。軍官、炮兵、特種兵、狙擊手、工兵、軍醫、醫護兵特訓班,這是直接對軍隊的。車工、鉗工、木工、維修工等技工學校,則是對包括民間作坊在內的產業工人的。

    而直到現在,楊風心目中一個綜合性的根據地才算是鋪開了全麵建設。能夠自給自足,能夠自力更生,他的目標可不光是開荒種地,能讓老百姓吃上飯而已。

    …………

    毫州古城。

    經過挖掘擴建,位於老城區地下的曹操運兵道已經拓展到了兩千多米,分流過來的兵工廠的機器設備在地下和地上的車間都已經安裝完畢,生產工人也招募齊全,開始進行培訓,工廠也在逐漸開始生產。

    城內靠著南城牆處,是正在建造的煉鋼廠,下麵直通運兵道。有城牆和運兵道提供防護,安全性很高。

    煤化廠則設在城外,依托著運兵道延伸至效外的出口興建,必要時可以把運兵道當防空洞使用。而且,工廠周圍是樹林,提供了不錯的隱蔽和遮護。

    除了遷移分流,軍工、煤化等產業還按工序進行了細化分解,一些簡單的生產被剝離出來,單獨建廠,並增加數量;複雜高級的深加工則采取更嚴密的保護措施,減少了不必要的生產後,提高工作效率。

    這樣一來,粗加工的廠子多了,基礎材料的生產量便能成倍增長,以滿足不斷提升的製造生產水平,並為新產品的推出奠定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