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四十一章 “供上參考”的回信(1/3)

    憑著八路軍的簡陋裝備,多田駿的“囚籠”戰術是很有威脅的。  Ww WCOM缺乏攻堅能力,就砸不開“鎖”;斬不斷“鏈”和“柱”,手腳便被捆住,無法活動。

    因此,“八二零”閃電應該是必然的選擇,是力量積蓄或壓抑後的猛然爆,破鎖斷鏈,掙脫束縛,改變被分割蠶食的不利局麵。

    從楊風的角度來看,他是希望八路軍能夠在明年動這場大破襲的。到時候,新七軍應該更有實力,不管是借勢而為,還是大舉出動,對日軍的打擊都將更加沉重。

    而在目前,新七軍正在擴充裝備期,武器、彈藥並不是特別充裕,還要囤積儲備,以抵擋日軍的冬季攻勢,自然也就要減少輸出,先顧自身了。

    盡管如此,少量新式武器的交換,以及地雷等簡易武器的推出,還是會加強各抗日武裝的戰力,華北的形勢也要比曆史上寬鬆。

    其實,相對於多田駿的以路製人,豫東根據地因為士兵戰鬥力和武器的原因,以及戰術思想的先進,感受到的壓力並不明顯。所以,楊風提醒布置完各項工作,所思考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一封信,一封重慶來信,信中的內容,以及寫信人的身份,都使楊風不能等閑視之。他已經想了兩,終於領悟到了其中的關鍵,決定將錯就錯。為自己,為新七軍,為抗戰,貢獻更大的力量。

    唐縱,楊風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人。熟悉是指他腦中的資料,陌生則是兩人從未見過麵,甚至連隻言片語的交流都沒有過。

    當然,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唐縱現在的身份,以及信中表達的意思,以及隱晦提到的背後的大人物。

    侍從室,全稱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是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蔣委員長身旁最重要的幕僚組織。有人打比方,侍從室有點像清朝的“軍機處”。

    其實,蔣委員長的侍從室和軍機房還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侍從室每將各院、部、委、局(如軍統局、中統局)呈送蔣的報告、文件等等,提出擬辦意見,直接呈送蔣委員長。蔣批閱後,由侍從室再將這些報告、文件轉至各承辦單位。

    而報告、文件,侍從室呈送還是壓下不呈送,先呈送還是後呈送,呈送時的擬辦意見是什麽,這些別以為是事一樁,無關緊要,它所起的作用可大得很,甚至會決定一個單位或一個人的進退榮辱、生死存亡。

    現在的侍從室有第一處和第二處,簡稱“侍一處”、“侍二處”。這兩個處都直屬蔣個人領導,都是“通”的。兩個任的主任也都是都是國民黨的軍政大員,非同凡響。

    侍一處主任張治中,曾是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湖北省政府主席,中將加上將銜(這是國民黨軍銜的一個階級,低於二級上將,高於中將);侍二處主任陳布雷,被稱為蔣的“文膽”、“智囊”。署名“侍秘二”的文件或電報,連孔祥熙這樣的皇親國戚都不敢怠慢,稍有得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