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驚雷

第二百四十章 交通線鬥爭(1/2)

    日軍的軟中之軟是交通線,而交通線還是日軍的命脈,快機動,構築堡壘,都是依托交通線進行的。WwWCOM

    為了對付敵後抗日武裝對交通線的威脅,日軍仍然在拚命修路,但已不是一般的路了,稱之為“鋼鐵封鎖線”倒是既易懂,又準確。

    這種路“比地麵高出五尺,兩旁溝深八尺到一丈,內底寬六尺,溝麵一丈六”。實際上用現代幾何學的概念來描述,就是路旁邊還挖有一個狀若梯形的大溝。日軍在這種路上相隔不遠就建一個碉堡,又象是古長城上隔不遠就出現一個的烽火台。

    白晉和臨(汾)邯(鄲)鐵路,將太行、太嶽區分割開來;日軍依托平漢路向東擴張,搶修石家莊至南宮、內邱至巨鹿、邢台至威縣、邯鄲至大名等公路幹線,分割冀南根據地;在平漢線西側又積極增築據點和公路,封鎖太行、冀南間的交通;另外,隴海鐵路在修,滄石鐵路在修,濟南經大名到邯鄲的鐵路也在修……

    同時,日軍加強了鐵路、公路幹線的保護。特別是正太線,既是連接晉冀兩省的戰略交通要道,又是隔斷晉察冀根據地與晉冀豫根據地的屏障,日軍以重兵守備,部署了三個獨立混成旅團。

    麵對日軍的“織網”戰術,麵對根據地將被條條鐵路、公路分割的局麵,華北八路軍感到了沉重的壓力,並進行了數次反擊。

    白晉鐵路破襲、平漢路破擊、正太路破擊、道清路破擊、同蒲路破擊……麵對日軍依靠鐵路、公路對抗日根據地的分割和蠶食,華北八路軍與日軍在交通線上的鬥爭日益激烈、複雜。

    多田駿要比前任幹得更好,他也確實比前任幹得更出色。但他也有他的苦惱,那就是華北的重要性沒有完全被中國派遣軍所認識。

    就在多田駿要求加強華北的軍事力量,以徹底改變華北形勢的時候,中國派遣軍不僅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反而要求華北方麵軍派出部分兵力支援華中作戰,同時派出部分兵力進行車製作戰。

    顯然,中國派遣軍與華北方麵軍在作戰思想,尤其是有關政治謀略上,有著很大的意見分歧,主要是對八路軍等敵後武裝的展和實力認識不足。

    綜上所述,日軍對豫東的軍事進攻被拖後了。畢竟經過數戰之後,三縱(新七軍)的實力不容低估,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過八路軍很多,大隊級,甚至旅團級的掃蕩清剿難以取勝。而要出動更多兵力的進攻,則需要更長時間的準備和籌劃。

    對於久戰疲憊的新七軍來,這無疑是個喘息恢複的好機會,楊風根據各方情報也稍微鬆了口氣。但他也意識到,日軍的織網和修路並不是退卻和防守,而是為進攻創造戰略上的重要條件。而準備充分之後的報複,則將更加猛烈而沉重。

    “敵人入冬之後進攻的幾率非常大,雖然我們可能增加了一個多月的休整恢複的時間,但敵人進攻的力度也會空前強大。”楊風在記憶中的資料顯示日軍在百團大戰後,才從華中抽調兩個師團增援華北,但因為自己的橫空出現,也不排除曆史出現大的改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