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

第七百四十二章 醫鬧起源(1/2)

    “職業醫鬧”多是城市無業人員,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城市周邊農村的中年婦女,且大多屬於一個村或一個地方的人,每次有“業務”的時候,就由一個人牽頭,一個通知一個,有相識的也有不相識的,然後在一起相約到醫院鬧事,配合十分默契。

    他們平時在醫院門前看似在四處“閑”逛,其實他們並不“閑”,他們在各個診室搜索,四處打聽患者的各種醫療事故信息,當他們從各種醫療事故中嗅到金錢的味道,就馬上和患者家屬聯係稱自己可以幫助家屬向醫院索要賠償,並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後打著患者家屬的旗號,在醫院上演要求醫院承擔責任的鬧劇。

    但是如果你因此小看這些‘職業醫鬧’就大錯特錯了,在他們背後往往有黑惡勢力操縱,屬於有組織有策劃的行動,而且他們到醫院鬧事都有一套十分熟練的流程,一般先是聚集一大群人衝進醫院,又打又砸,從氣勢上壓倒醫院方,造成恐慌,如果醫院方態度強硬,堅決不肯賠錢,選擇報警,那麽他們就會改變戰術,開始同你耗,不吵不鬧,就坐在門診大廳拉起橫幅同你打持久戰。

    這些‘職業醫鬧’熟悉國家相關法律,跟你理論起來一套一套的,他們遊走於法律邊緣,而且很善於借助社會輿論的力量,患者在醫患糾紛中屬於弱勢群體,往往在發生醫療事故的時候由於吃了虧又投訴無門因此成為了“醫鬧”利用的工具,這樣警方在查處這些‘職業醫鬧’的違法行為時就比較棘手。

    段澤濤聽完張揚帆的介紹後,麵色凝重道:“‘職業醫鬧’現象應該引起重視!為什麽會有‘職業醫鬧’啊?!主要是緣於醫患矛盾中雙方博弈能力的不均等,出現爭執後患者常處於非常弱勢的境地:一方麵是信息的不對稱,患者雖感覺治療有問題,但很難掌握證據,醫院永遠處於主動方,雖然有看似中立的醫療仲裁委員會、事故鑒定委員會、醫學會等等,可由於利益關係,這些部門與醫院走得非常近,很難作出公正的裁決……”。

    “正因為通過正規合法途徑患者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困難重重,處於弱勢的患者才會想到非製度化的“討說法”途徑,才會給“職業醫鬧”提供市場!……”。

    “我們的醫務工作者真要好好反思一下了,過去我們都把醫生比作“白衣天使”,但在醫療產業化的現實下,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醫院卻長期、大量地透支患者對醫生的崇敬和信任,偏離了自己的職業宗旨,把患者的病痛當成了斂財的良機,不加節製地利用信息不對稱,患者的需求缺乏彈性這些天然優勢,加重患者的負擔和痛苦,這才給了這些“職業醫鬧”以可乘之機!可以說你們是自食苦果!……”。

    那醫院院長和其他陪同的醫院領導都有些汗顏地低下了頭,段澤濤也沒有繼續苛責他們,畢竟提高醫療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是一項大工程,遠不是他幾句話就能解決的,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決眼前的這場醫患衝突危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