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930 雙雙逆襲(1/3)

    雖然雨果根本就沒有參演,但是“泰坦尼克號”和“盡善盡美”的上映還是讓雨果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知不覺的,雨果已經成為了電影產業變革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也成為了曆史進程之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

    “泰坦尼克號”和“盡善盡美”的成敗雖然不能直接與雨果掛鉤,但沒有人能夠否認,這兩部作品都與雨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特別是前者,這部作品到底將成為第二部“未來水世界”,還是第二部“獨立日”——至少是第二部“侏羅紀公園”吧,這都將對整個電影產業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影響。

    從首周的票房來看,前景一片黑暗。

    好事的“今日美國”做了一份調查,抽樣訪問了一千兩百名普通市民,超過百分之七十一的人群都認為“泰坦尼克號”會是第二部“未來水世界”。

    這壓倒性的唱衰聲幾乎讓詹姆斯-卡梅隆暴跳如雷,但聰明如他,自然知道此時去惹怒媒體是不理智的,而且他一直以來的依仗就是自己的票房拉動能力,出色的票房成績才是他話語權的來源,才是他能夠在媒體、在各大電影製作公司麵前能夠挺直腰板的來源。

    媒體試探了詹姆斯好幾次,無功而返之後,他們得到了“紐約郵報”的啟發,一窩蜂就朝雨果湧了過去,試圖從雨果口中挖出更多內容,但可惜雨果隻是笑嗬嗬地回了一句,“這僅僅隻是首映票房,不是嗎?”

    潛台詞就是說,後續票房才是更為重要的。

    這個答案讓媒體記者們都錯愕不已,因為首映票房就是基準,也就是起跳高度,起跑線就已經落後了,想要創造奇跡自然是難度加倍。像“生死時速”那樣首映票房三千萬級別,最終卻拿下兩億美元級別票房的電影,屈指可數。

    “雨果這一次是真的看走眼了!”這是最新一期“紐約郵報”的娛樂版頭條。

    對於媒體記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時效性——甚至超過了真實性,他們甚至為了搶占製高點不折手段,所以媒體刊登的新聞總是喜歡咋咋呼呼,事情都還沒有水落石出,他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進行各種推測、各種斷言,隻需要在話語裏加上一個“可能、也許、大概、或許、聽說”之類的詞語,就可以把真實性一筆帶過。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變得越來越功利,也導致越來越急躁。

    這一次,無冕之王們又注定栽在雨果手裏了。

    “泰坦尼克號”、“007之明日帝國”、“盡善盡美”這三部作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內,票房成績分為三條截然不同的發展曲線,並且伴隨著時間的推進讓人們的驚愕越來越多、越來越誇張。

    首先是“007之明日帝國”,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首映票房率先失利,雖然次周交出了百分之十八的跌幅,但依舊無法抑製作品的下滑曲線,最終僅僅上映八周時間就草草下線,最終北美票房僅僅隻有一億一千九百萬,勉強超過了一億一千萬美元的成本線,令所有人大失所望之餘,也讓“007”係列再次麵臨了危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