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1929 媒體綜評(1/3)

    “不是第二部‘獨立日’,而是又一部‘未來水世界’。”

    在首映周末結束之後,各大媒體都開始哀嚎了,比起“007之明日帝國”和“盡善盡美”來說,頂著“影史最高投資”頭銜的“泰坦尼克號”無疑成為了槍靶,而詹姆斯-卡梅隆暴躁的脾氣平時更是得罪了無數媒體,現在媒體紛紛全部都開始落井下石。

    在超過八十家媒體的新聞評論——不是影評——之中,足足有六十八家媒體都認為“泰坦尼克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表示這部作品是電影發展曆史上的一個重大失誤。關於電腦特效的爭論在此時達到了真正的巔峰——而這一次占據上風的赫然是傳統電影派。

    他們堅持認為,過於重視電腦特效,這將會導致電影失去靈魂,一堆恢弘壯觀的視覺特效附著在一個毫無意義的故事框架上,根本不需要任何敘事技巧,就足以吸引觀眾了。爆米花電影走向極端之後,喪失了故事本身的結構,這對於電影來說是災難性的改變,甚至可能會導致電影產業真正走向沒落。

    這些觀點普遍認為,“獨立日”的輝煌始終隻是特例,“泰坦尼克號”不僅僅將會成為第二部“未來水世界”,而且虧本金額也將會創造影史新高,甚至可能同時讓派拉蒙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陷入長時間的低穀——雖然不至於破產。

    去年關於投資成本不斷增長的爭論,得益於“獨立日”的大獲全勝,電腦特效派輕而易舉占據了上風;而這一次“泰坦尼克號”首映周末票房的天崩地裂,讓傳統的學院派重新奪回了優勢。

    在諸多爭論之中,“紐約郵報”的評論十分有趣,他們認為這是“雨果點金神手的第一次失手”,因為雨果對於“泰坦尼克號”也頗為肯定,雖然他自己沒有能夠出演,但還是推薦了自己的至交好友萊昂納多出演,並且還為了力挺好友客串了一個角色。但現在電影上映之後,首映周末卻徹底崩潰,這也是雨果自金酸莓獎以來第一次看走了眼。

    “紐約郵報”別出心裁的觀點引發了不少討論,而且還得到了許多讚同之聲,不少人都表示萊昂納多和雨果友誼現在要經受嚴峻考驗了。

    麵對著媒體的狂轟亂炸,首批媒體綜評火熱出爐,專業影評人卻給出了不同的觀點,綜合評分七十四分,雖然比不上“獨立日”當初首批媒體綜評的八十三分,但依舊十分出色,這些評論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在三十四家媒體之中,滿分一百分足足有七個,而五十分以下也足足有六個。

    可以看得出來,專業影評人對於“泰坦尼克號”也有些舉棋不定,正如給出了滿分的“紐約時報”所言,“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從來不是完美的,但從視覺效果和情感效果來講,卻始終值得欽佩!”

    讚成的人,認為詹姆斯在略顯薄弱的故事主線裏充分發揮了視覺特效的作用,複製了“獨立日”式的奇跡;反對的人,則認為詹姆斯的電影作品始終隻能算是一堆視覺特效和刻意煽情的堆積品,在人文思考方麵乏善可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