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816 滯後反應(1/3)

    參加國際電影節的好處有很多,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就是專業電影人之間的交流,大家對於參展的電影作品進行賞析、評論,分享心得、觀點,然後讓電影人能夠取得進步,讓電影藝術能夠得到發展。

    當然,如果說得商業化一點,就是專業電影人對電影發表看法,電影出色的話,就將好口碑宣揚出去,以達到電影賣一個好價錢的目的;反之,就從失敗之中吸取教訓,並且欣賞其他佳作,汲取經驗。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電影節就是一個電影人、電影愛好者的盛宴。所以,一般來說,一部電影參展之後,無論好壞,都會有許多電影人對其發表看法,或者讚揚,或者批評,或者扼腕,終究會有一個評論走勢出來。那些關注度高的作品,更是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對電影進行評述,官方場刊上的影評密密麻麻、洋洋灑灑,熱鬧非凡。

    但是“低俗小說”首映式結束之後的這兩天,影評卻十分稀少,這的確是一個十分不正常的情況。無論是從首映式結束之後觀眾、記者們的直接反應來看,還是從過去這兩天車輪采訪的密集程度來看,“低俗小說”顯然不應該有這樣的待遇。

    不說讚譽如潮,就算是批判的聲音也沒有多少,人們似乎都在回味著“低俗小說”這部作品,但又好像是在無視,這種感覺堪稱詭異。

    過去兩天時間裏,一共隻出現了四篇影評對“低俗小說”進行評述,著實是淒淒慘慘戚戚,難怪就連韋恩斯坦兄弟也都忍不住了。在這四篇影評之中,最具權威的赫然就是戛納電影節的官方場刊。

    官方場刊給予了“低俗小說”非常高的評價,在滿分四分的評分係統之中,給出了三點三的高分,目前僅僅落後於“瑪戈皇後”的三點四分,位居已經展映的作品第二位。

    “‘低俗小說’是昆汀-塔倫蒂諾的第二部作品,這部作品無疑是‘昆汀式風格’的加強版,經驗與探索縱橫延伸並發揚光大的標誌性作品。

    ‘低俗小說’這部作品除了機智風趣的黑色幽默之外,最大的特點無疑是環形結構和多角度設置。

    所謂的環形結構並不複雜,影片分為獨立的四個部分,每個段落不分首尾、互補結構、開頭和結尾相連等等,然後將時間線打散,讓電影的開篇和結尾形成銜接,完成一個環狀結構。

    這樣的結構在本部電影之中,被昆汀用來暗示暴力故事的周而複始,從開場的第一段對話開始,到故事結束的最後一場衝突,形成一個連綿不絕的循環,同時也是在指代現實中類似影片中的情節總在發生,永不停歇。

    這種創新式的環形結構,不僅僅是對故事敘述時間線簡單打亂的舉動,同時還通過不同細節的呼應,將劇本的魅力用獨特視角無限放大,從而將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拍攝成為妙趣橫生的作品,堪稱經典。

    而在環形結構之中,多角度的設置,也具有十分特殊的效果。除了是以不同角度來觀察同一事件外,更多的是展現不同環境和狀態下,每個人的角色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改變,在這一點上,‘低俗小說’頗有些西方解構主義大師雅克-德裏達(Jacques。Derrida)的風采,也為電影賦予了更多超現實的意義——雖然這不是昆汀的本意,也不是電影的本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