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321 塵埃落定(1/3)

    由於特蕾西鎖定的目標是想要和“辛德勒的名單”一爭長短,甚至要搶先在“辛德勒的名單”之前上映,提前一步將雨果崛起的可能性擊潰,當然也期望讓她自己能夠借助新作的出色口碑更上一層樓,事業取得突破的同時讓她在娛樂圈內贏得更大的權勢。

    所以,特蕾西一方麵十分著急,因為“辛德勒的名單”已經開拍了,她可不能落後進度太多;另一方麵又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做出一個錯誤選擇之後,就錯過了第一時間扼殺雨果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蕾西和朗、馬丁都開始忙碌了開來,最後還是特蕾西第一個尋覓到了機會,從這裏就可以看出特蕾西作為一名成功製作人的敏銳了,難怪她之前能夠屢次取得成功!

    這一次,進入特蕾西視線的赫然是邁克-尼克爾斯(Mike。Nichols),這位鼎鼎有名的大導演依靠“畢業生(The。Graduate)”獲得了第四十屆奧斯卡的最佳導演,除此之外還依靠“靈。欲。春。宵(Who’s。Afraid。Of。Virginia。Woolf)”、“絲克伍事件”、“打工女郎(Working。Girl)”先後三次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其中“絲克伍事件”是與諾拉-艾芙隆、梅麗爾-斯特裏普合作的經典作品。

    可以說,邁克是一位天才型的導演,而且這位已經六十二歲的導演目前推出的作品全部都可以稱之為佳作,其出色的能力得到了歐洲大陸和北美市場的一致認可。也許從票房號召力上來說,邁克比不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北美市場呼風喚雨的能力,但是比較作品的藝術性、專業影評人的喜愛程度,邁克卻勝了史蒂文一籌。

    可以說,特蕾西能夠和邁克搭上線出乎了朗、馬丁兩個人的預料。

    這一次,邁克籌備的新作也是大有來頭,他選中了日裔英國小說作家石黑一雄於1989年創作的作品“長日將盡(The。Remains。Of。The。Day)”,這部小說為石黑一雄贏得了英國布克獎(Booker。Prize),並且榮登數個暢銷排行榜,是這位小說家職業生涯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

    “長日將盡”用十分細膩溫潤的筆觸描寫了英國貴族官邸管家之間的愛情故事,襯托在二戰時代的大背景之下,纏綿悱惻卻又壓抑惆悵,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邁克於1989年就購買了這部小說的電影改編權,並且於1990年開始著手籌備,可惜因為劇本改編工作始終無法讓人滿意,所以提案也就一再擱置。兩年時間內,擁有製作權的哥倫比亞影業也對該提案失去了足夠的信心,雖然原著小說的宏偉和瑰麗,讓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勢必將成為另外一部戰爭背景下的愛情史詩,但要拍攝成功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年初,哥倫比亞影業最後決定將電影製作權交給了英國唯美派電影公司莫謙特-艾佛裏(Merchant-Ivory)進行拍攝,這間公司曾經推出“歐洲人(The。Europeans)”、“波士頓人(The。Bostonians)”、“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等二戰上流社會那種溫吞情感流動的文學作品,顯然是“長日將盡”的最佳製作公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