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

320 暗潮洶湧(1/3)

    “雨果-蘭開斯特正式成為‘辛德勒的名單’劇組中的一員,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個消息得到了“好萊塢報道”的進一步證實,也就是說“洛杉磯時報”的第一手消息是正確的,這頓時引起了整個圈子的震動。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為了“辛德勒的名單”前前後後整整忙碌了十年,這個提案在圈內傳聞已久,史蒂文由於對這個劇本太過看重,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駕馭,將提案的執行推到了十年之後,在這十年之中,劇本前後轉手四位編劇,耗費了整整十年時間才完成了劇本的創作。

    而再次進行籌備的時候,史蒂文又先後試圖尋找羅曼-波蘭斯基、西德尼-波拉克、馬丁-斯科西斯、比利-懷爾德等人來執導,隻是希望能夠真實重現那段曆史的真實麵貌。這也使得該提案前期苦苦掙紮,耗費了超過一年的時間也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眉目。

    在聽說波斯尼亞種族清洗行徑和大屠殺否認者的無恥言論之後,史蒂文終於下定決心,決定親自執導“辛德勒的名單”,因為新**主義在柏林牆倒塌之後開始日漸抬頭,而史蒂文作為猶太人後裔,對此自然是深惡痛絕的。

    經曆了無數折騰之後,“辛德勒的名單”終於前往波蘭進行實地取景,正式投入拍攝。這對於新聞媒體來說自然算得上是一個爆炸性新聞。

    另外一方麵,從史蒂文的猶豫和躊躇,從前後幾位編劇、幾位導演的輾轉,都可以看出“辛德勒的名單”這個劇本的困難。不是說這個劇本不好,而恰恰是因為這個故事太精彩,它有成為經典的潛質,但卻難度太大。所以業內人士都覺得這個提案是一個棘手的燙手山芋,各大電影公司對待其的態度都顯得有些模棱兩可,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信心不足。

    環球影業僅僅投資兩千萬美元的預算,來拍攝這樣一部有潛力成為史詩的鴻篇巨著,實在是讓人無法投以信任票。要知道,一年前的“聞香識女人”都有一千萬的成本,而整個劇組都是在紐約州附近完成拍攝的,而現在整個“辛德勒的名單”劇組移師波蘭實地拍攝,兩千萬的預算實在是捉襟見肘。

    所以,當得知“辛德勒的名單”開機時,媒體的態度頗為曖。昧,沒有人說這部電影注定會失敗,也沒有人肯定地表示這部電影將會取得成功,幾乎所有媒體都保持了一致的口徑,認為“這部電影是十分嚴肅沉重的題材,電影的拍攝難度絕對不容小覷,導演需要謹慎處理,隻有謹慎再謹慎,才是對待如此題材的正確態度”,至於電影成品如何,大部分媒體都三緘其口,不願意多談。

    雖然以“綜藝”、“好萊塢報道”為首的專業雜誌都保持了中立的態度,並沒有太多的傾向性,但其實他們這種言論的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潛台詞就是“這是一個走鋼絲的過程,稍有不慎就要墜入深淵”,換而言之就是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隻是媒體們沒有明說而已,但消極謹慎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