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救贖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德會談二(1/4)

    “是的,就是這樣。”威廉右手握了又鬆,鬆了又握,看來陳文強的話對他很有啟發,很有震動,“德國完全應從它的地理上非常值得自豪的優勢中取得好處,歐洲的地盤對我們來說是太小了。但願那些主宰我們命運的大人物能夠使德國在太陽下麵爭得一塊必需的地盤。”

    “沒有實力就無法推行世界政策,貴國擴建艦隊,不僅要保衛貴國的海外貿易,而且也應使貴國在世界統治中占有應有的一份。”陳文強說道:“而我國極力擴充軍備,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有著世界最強陸軍的德意誌帝國的支持和幫助。”

    “那麽,國務卿先生,你對中德結盟有什麽看法?”威廉二世很直接地問道。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坦言道:“時機不成熟,我國有現實的困難。恕我冒昧直言,貴國在遠東的勢力還不夠強大,而且我國與貴國相距遙遠,中德結盟後,我國必將獨自麵對日英法俄的壓力和幹涉。嗯,這有些象貴國在1898年和1899年時與英國的情形。”

    1898年3月29日和4月1日,當時的英國曾向德國伸出了橄欖枝,英國政府表示將放棄傳統的孤立主義政策,“尋找將幫助她(英國)所希望的和平的同盟”,而這個盟友正是德國。

    英國首相表示:“據我看來,在那些較大的事情上,德國的利益是和我們的利益實際上是一致的”。提出英德兩國就中國和西非問題舉行談判,建立同盟;假如德國現在就站在英國一邊,以後如果遭到攻擊,英國將支持德國。但是德國擔心一旦自己答應了同盟條件而英國議會拒絕同盟條約。德國就會成為法俄的主要敵對目標,成為英國的替死鬼。

    同時,德國政府認為英國提供的利益遠遠不能補償德國與法俄對抗造成的損失;並且在西非和中國的區域結盟也無法消除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個不定時炸彈對德國的巨大安全威脅。因此德國人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條件,反過來要求英國加入“三國同盟”,以對抗法國。但英國議會不可能答應這個同盟,談判第一階段無果而終。

    1899年10月。布爾戰爭爆發,歐洲各國掀起反英**,與英國在遠東、近東、中亞衝突不斷的俄國借機積極活動,反英同盟的陰影在英國政治家的心中揮之不去。迫不得已,張伯倫等人又開始轉向德國。張伯倫於11月30日發表了著名的“新三國同盟”說,認為英、美、德三方同盟“在未來世界上將是更加強大的力量”。但他的講話在這兩個國家均遭受冷遇。

    威廉二世與首相貝特曼低語了幾句,首相貝特曼開口問道:“對於貴國的顧慮,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美國能夠同意建立中美德三角聯盟,貴國是否就會放下心來。美德兩國聯合起來。在遠東的影響力應該足夠了吧?”

    陳文強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中國將非常樂意與德意誌、美利堅兩國締結條約,對世界和平共同發揮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