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六十八節 神道設教1(2/3)

    進入祠堂內,裏麵古樹參天,何東籬說這幾棵樹都是百年以上的曆史,其中一棵傳說還是王守仁所植。

    “王陽明也來過這裏?”解邇仁又驚訝了一下。

    何東籬道:“陽明先生是嘉靖年間任兩廣總督的,東門上的陽明樓就是繼任的兩廣總督林富林大人修建紀念他的。”

    解邇仁對王守仁是頗為推崇的,一聽說他還在這裏當過兩廣總督,暗暗後悔自己沒把情報局和大圖書館編撰的手冊仔細的讀一遍。他趕緊問道:“陽明先生在這裏有什麽遺跡麽?”

    “城內有座四賢祠堂,其中便有供奉陽明先生……”

    “好,一會也去看看。”

    何東籬想這位澳洲人對大明的幾位先賢倒是尊崇的很!當下又說了幾句評介心學的話,沒想到解邇仁對此完全沒有反應,更說不出所以然來――顯然並不懂。

    祠堂不過是一個院落,三間正屋。正**奉著韓雍的神位,並無什麽特別之處,也沒有舊時空“事跡陳列”、“名人物品展覽”之類的擺設,微感失望。

    解邇仁看這裏雖然建築稍顯破敗,收拾的倒還幹淨,一問才知道這裏並無專人看守,隻有住在祠堂後麵院落的住家負責看守打掃。這家人聽衙役說“大宋知府”來進香,家主帶著兒子屁滾尿流的出來“迎接”,還要請他“稍坐奉茶”。

    “不必了,我來隻是為了敬香,聊表寸心。”解邇仁擺手道。

    聽說“知府大人”要敬香,父子兩人趕緊將瓶爐三事安排妥貼,又預備下線香。解邇仁在牌位前肅立敬香,鞠躬如儀。眾人少不得作揖隨禮。

    何東籬和聞訊而來的善後局縉紳們都有些納悶,這澳洲老爺巡視全城,一不看府庫,二不觀文教民生,先看的是城牆和總府,又忽然跑到韓雍祠裏敬香,這是什麽路數?不過這也不稀罕:因為縣令、知府上任,各處拜神也算應有之意。隻有幾個人聯想到了最近八排瑤“造反”的消息――大約是解知府借此表達自己的“大誌”?

    出的正屋,院子東西兩側是遊廊,廊內的牆壁上滿是墨跡,走進一看,卻是各種詩詞的題壁。隻是年深日久,許多已經看不清了。他過去也好個詩詞,這會便揀著字跡還算清楚的一首一首的讀了過去。

    題壁者多有落款,但是大多是解邇仁不認識的人,大約無非是在梧州居官或是本地、過路的文人墨客。有寫的不錯的,不過大多隻能算是平平而已。待看到後來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祝允明。

    祝允明此人解邇仁對他的了解比“江南四大才子”的程度要深一些。他隱隱約約記得祝允明也在廣東當過官――想不到他也來過梧州!再看題詩,卻是一首七言律詩,押麻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