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三節 機構改革(一)(3/3)

    蕭子山知道最近馬千矚和文德嗣、鄔德等執委會和主要人民委員頻繁互動,據吳南海的匯報,他們經常在咖啡館裏見麵,談些什麽雖然沒人知道。但是蕭子山猜測,十有八九是人事安排上的事情。

    在蕭子山看來,人事安排其實沒多大奧妙,關鍵是目前在角力的各方是否拿的出一套方案,能讓元老們感到放心?要消除元老們的“受迫害妄想”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不過蕭子山也承認,元老們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劉翔曾經專門拜訪過他,鼓吹了一番元老院就是皇帝的論點。單就論點本身來說蕭子山沒什麽異議:這不過就是把“元老院是最高權力機構”又改頭換麵的說了一遍而已。具體到怎麽讓廣大元老確實的感受到“元老院是最高權力機構”,並且相信這個最高權力機構不會被少數人篡奪,劉翔同學並沒有什麽新主意。扯淡到這裏,無非又是製衡、製約――說起來蕭子山倒是不反對有個正兒八經的參議員或者上議院之類的機構,可惜元老院的規模實在太小了……

    不知道這次法學會搞得機構改革能不能讓大夥安心。他嘀咕著。這時候忽然杜雯貓著腰從後排過來了。她走到馬千矚耳畔輕聲說著什麽,馬千矚皺著眉頭聽著,又說了幾句話。蕭子山想杜女士這又在鬧什麽幺蛾子了?莫非還是那份《海南新區農村狀況調查》的事情?

    幾天前杜雯在執委會散發了這份報告,上麵羅列了她去過的五六個縣的農村機調查情況,雖然調查內容很簡單,每個縣也隻待了幾天,但是問題卻是不少:元老院製定的自以為很得意的一些政策在農村要麽貫徹不下去,要麽完全走樣。

    蕭子山知道這是必然的,臨高的治理效果好,政策到位,那是因為首都效應的存在――人力物力充沛,信息反饋快。一出了臨高,一二個元老帶幾個歸化民幹部,能把政策都執行下去就不容易了,隻能說像不像三分樣,具體有沒有得到真髓,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不過這件事卻引起了執委會的重視――大陸攻略一展開,廣州這個全亞洲不說數一數二,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城市就會落在元老院手裏,民政工作的難度顯然不是充其量也就十萬人口的瓊州府城可比的。

    因而執委會經過討論已經決定安排非生產部門的各部委元老下海南各縣基層蹲點考察,重點是對農村情況進行考察。

    光這件事就要占去多少寶貴的時間!可是要是不做,到底有多少問題沒被發現,多少已經推行的政策是他們的“想當然”或者“水土不服”,要摸清了才行。不然劉市長到廣州不分青紅皂白來個“先進經驗推廣”,非鬧出大事來不可。(未完待續……)

    3478/181244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