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八十二節 打醮(2/3)

    蕭處八在難民營裏喝了幾天糊糊,又得了真人的弟子給他敷藥,天氣苦寒使得他的傷口沒有感染,慢慢的整個人都恢複起來了,有了精神和力氣。便去幹些簡單的活計:收拾掩埋路倒屍,搞營地衛生,清理廁所、積肥、收拾農具……

    冬季流民大量死亡,路倒屍很多,若不及時收殮掩埋,天氣轉暖就容易傳疫。至於其他工作則是為春播做準備:雖然魯南地區這幾年都有天災,但是幾萬難民轉運不易,運入糧食全靠人扛車推,沿路消耗很大,道長為長久之計,決定開春之後就組織難民生產自救。

    活計雖多,卻不算太重,幹重活的另有額外配給――難民普遍嚴重營養不良,吃得又不夠,天氣冷消耗大,不能太多消耗體力。不然張真人的糊糊可就白給了。

    大醮這天難民營放假,除了必須的事務工作之外,各種活計都停了,好讓難民們也來聽說法。

    蕭處八這日早早的便來占位置,立腳的地方很不錯。一些來得遲、又對賽純陽、活藥王的講道抱有十二分熱情的本地閑漢便要催逼他將地方讓出來,推推搡搡間差點要動手給他點“好瞧得”。好在雲升觀中的劉祝史――便是劉三處,正帶著幾個道生維持秩序,看到蕭處八受人欺負,便走過來喝止了那些閑漢。

    如今雲升觀中的幾個見習祝史都升任了巡禮祝史。按照張真人定下的規矩,這些祝史便當得善信們喚一聲“先生”的。當然,祝史們的工作倒也當得起這聲“先生”,按照張應宸的最新安排,雲升觀每七日開半天課,不論老人小孩都能來觀裏聽課學習,負責授課的就是祝史們。雖然雲升觀不教四書五經,隻教授些數算和識字之類的開蒙課,祝史們也算是塾師了,叫聲先生也算名至實歸。

    得了劉三處的解救,蕭處八自覺得了依靠,就跟在劉三處身邊不肯走了,劉三處身邊兩個道生是負責從香積廚送開水到會場的。蕭處八便厚著臉皮搶了這份差事,替人送開水。

    他一邊拎著開水壺,一邊看著那位張真人上了講壇,身旁跟著閔殿主和羅大姑。二人一個捧著一口古劍,一個持著一柄拂塵,一左一右護衛著張應宸。

    蕭處八好像聽見了張觀主開了口:“……大眾,自萬曆年間至今,直隸、山東、陝西乃至素稱豐饒的兩浙之地,水、旱、蝗、瘟,一災方去一災又起……”

    以災年作為開頭,許多流民已經感傷起來,這臨時的會場上頓時就是一片的嗡嗡私語聲,蕭處八想聽張觀主說話也聽不真了。但是嘈嘈雜雜間,他好像又聽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