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三百四十七節 行動自由(2/3)

    作為識別,凡是屺坶島派出的隊伍和零星人員,隻要打屺坶島旗號或者袖帶屺坶島標記的紅箍,叛兵就一概不予攔截幹涉。作為回報,鹿文淵保證不攔截出入登州的船隻。不阻斷騷擾叛軍行動

    至於使者提出的萊州問題――鹿文淵的回答很是簡單:萊州南門和海邊的虎頭崖不得染指,其餘各門任你們攻打,能打下來就是你們的本事,打不下來也別怪別人。作為回報,鹿文淵保證呂澤揚不在城外攻打襲擾叛軍。

    盡管條件苛刻。近乎蠻橫無理,但是已經充分意識到對手強悍之處的叛軍還是完全答應了下來――反正這位鹿莊主不要他們的腦袋,也不要城池。

    如此一來,北上支隊就在整個東三府地域放心大膽的自由活動起來。特別是在官府勢力已經完全瓦解的登州附近地區,收容隊四處活動,到處收容招募難民。散布屺坶島是安全之地的消息。

    大量的難民絡繹不絕的從各地往屺坶島而去,就是那些結寨自保,暫時還沒有攻破的寨子,在叛兵日趨強大的聲勢之下也被收容隊的人連哄帶騙的拖家帶口的往屺坶島流動了。一時間,整個屺坶島地區人滿為患,幸好進入農曆二月上旬之後,屺坶島周邊海域已經化凍,因為冰凍而受到嚴重影響的碼頭恢複了原有的運力。原先主要航行於濟州島-台灣-香港之間的船隻開始改為航向屺坶島。在香港的發動機前指已經下達了全麵從山東搶運人口的命令。

    為了減低人口轉運中的協調複雜程度,充分利用船隻和洋流、風向,在香港組織船運的索普下令所有從屺坶島運送難民的h800船隻全部航向濟州島,在濟州島卸下人口,而非過去的一部分轉運到濟州島,一部分轉運到高雄。

    由於屺坶島到濟州島的距離很近,航渡時間短,對難民的體質要求可以降到最低,這意味著難民無需進行一段時間的恢複,隻要稍加補充飲食即可從屺坶島起運。大大降低了對屺坶島的居住、補給需求。難民轉運最緊張的時候,從外麵收容來得難民隻對健康狀況稍加鑒別就可以直接上船。

    難民在濟州島就地進行“淨化”處理。再經過60天的檢疫之後再用船運往高雄。目前高雄已經有來自魯南和浙江的移民一萬多人。由於島上幾乎沒有基礎設施,一時間無力再接納更多的人口流入了。在濟州島的“淨化”時間正好作為高雄的緩衝建設時期。

    從洋流和風向考慮。東北亞沿岸是向南的寒流,流速大約2節,台灣海峽附近向外是強大的黑潮暖流,流速大約4節左右。所以船隊在南下的時候可以借助寒流,北上的時候則循著黑潮航行。

    這樣的話,從濟州島樣到台南還是臨高,都不需要別的中轉地。如果是蒸汽船,8節速度加2節海潮就是10節,一天是240多海裏。從濟州島3天就能到台南,5天能到臨高。h800和其他帆船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是至少也有4節左右的速度,北上加上黑潮暖流,就是時速6節,按照白天10小時保持6節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