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唐

第四百六十五章 收權(1/3)

    李澤曾經跟太子李恪大講特講過妥協的藝術,告訴李恪,政治,其實就是一個妥協的過程,在妥協之中尋找到矛盾雙方的共同點,然然圍繞這個共同點,大家求同存異,盡最大的可能維持住團結,以使得整個集團保有最強大的戰鬥力。

    但李澤沒有告訴李恪,在妥協的同時,鬥爭是必不可少的。李澤可以在細枝末節之上與對手妥協,讓出一定的利益,但在大政方針之上,他卻是絕對不會讓出半步的。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最根本的政治製度之上,李澤不會向對手妥協哪怕一點點。

    大唐朝廷先前實行的製度不好嗎?

    那倒也不是。

    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至少在現階段,李澤認為是極不妥當的。三省六部製在初唐和盛唐時期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這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的,那就是當時的朝廷具有壓倒一切的力量,皇帝仍然具有無上的權威,不談中央的直屬軍隊,便是分布於全國各地的十六衛,以及各折衝府,隨隨便便就可以拉出一支武裝來吊打任何一個敢以反抗中央的敵對勢力。

    盛唐之時的安西都護府,在兵力最多的時候,也隻有三萬多饒編製,但就是這三萬多饒唐兵,卻控製著西域上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威勢淩駕於當地數十個國家,讓他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就這麽一點兵力,在維護著西域穩定的同時,唐兵還敢抽出兵力跟阿拉伯帝國幹了一架,雖然這一架最終是打輸了,但卻也讓阿拉伯帝國看到了這個東方帝國的強悍實力,從而一直與唐帝國維持著友好的關係。

    這個時候的大唐皇帝是無比強勢的。

    這個時候對於皇權的限製是很有必要的。否則皇帝腦子一抽抽,指不定就幹出什麽不靠譜的事情來。

    但現在呢?與那時還有任何的可比性嗎?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團體,任何的掣肘的牽製隻會讓己方的實力大量地被內耗掉,從而使得對外的力量減弱,進而影響到李澤的整個的大方略。

    李澤並不認為自己的智慧,包括政治智慧比薛平這些人高明,但他卻有著這些人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他清楚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的大體發展規律,清楚像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多麽的必要。

    反對的聲音可以有,但絕不能影響到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針。

    所以對眼前的政治製度改革,他是勢在必得。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就算薛平這些人舌燦蓮花,在強悍的武威軍隊麵前,他們的聲音怎麽也高不起來。

    李澤看著薛平有些頹廢的模樣,知道短暫的激動之後,他也總算是想明白了這個關節所在,沒有實力,啥都白。恐怕現在薛平就在思索,如何在現有的體製之謀求更大的利益和權利了吧?

    這個是可以有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