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九十九章 招安?海軍(2/4)

    “有勞孟帥費心了。”黃老川似乎也挺感慨,這比南宋那幫官員的嘴臉強得太多了,希望自己的決定能為自家和手下謀得好的前程。

    孟九成邀請黃老川暫在府中居住,黃老川卻婉拒推辭,也不去看安置之地,便說明日便整理行裝,啟程上路。蓉兒呢,就拜托孟九成夫妻照顧,暫留在青島。

    送走了黃老川,孟九成心情暢快,海軍又多了支力量,日漸壯大啊!

    坐在桌案後,孟九成又拿出了軍隊規劃,開始邊想邊寫。

    盡管有了火炮這樣的熱兵器,孟九成依然不敢說對上蒙軍能把握獲勝。況且,在他看來,武器裝備是一方麵,軍隊的精神和意誌,以及素質,更為重要。

    在孟九成的心目中,曾經有這樣一支軍隊,在曆時兩年的時間裏,行程上萬裏。

    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卻能翻越十八條山脈,渡過二十四條河流,占領過六十二座城市,突破了幾十萬大軍的包圍。

    而且,在不斷的戰鬥中,這支大軍及它的輜重還能保持平均每天行軍達七十多華裏,用近乎奇跡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這樣的軍隊是怎樣煉成的,是什麽樣的精神和意誌使這支軍隊不垮不潰,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跡?

    孟九成夢想著有這樣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軍隊,但他也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這並不妨礙他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嚴格的紀律,這已經有了,大多數的軍隊都不會把殘民以逞當作信條,哪怕隻是說說,也會裝出一副仁義之師、救民於水火的樣子。

    所以,重點在於細化軍紀,以及嚴厲的執行和監督。隻有軍法官肯定不夠,憲兵便成了需要組建的隊伍。

    在孟九成的計劃中,憲兵不僅要維係軍紀,約束其他軍人行為舉止,處理軍隊中的各種刑事事件,還有押送軍事物資,審訊戰俘等職能。

    而且,憲兵擴大後,還要行使地方警察職能,可謂是功能多樣。

    而信仰,或者稱為理想,是一個能使士兵們擺脫當兵吃糧、渾渾噩噩的好辦法。有了對未來的憧憬,並且看到了實現的希望,士兵們才會變得英勇頑強、忠誠可靠。

    為朝廷,為皇帝,為國家,為人民,這些目標過於崇高和虛幻。

    對於普通士卒來說,為了自己和家人將來的美好生活,保衛自己的土地、房屋、財產,應該更能使人充滿動力。

    所以,軍隊中的宣教機構還要再擴大。除了宣傳、鼓動之外,還應該成為士兵訴說不滿、發泄積鬱的渠道,將一些矛盾在內部化解。

    當然,宣教機構還要有一個功能,那便是教育。這是早就在實施的,教士兵們識字,提高士兵軍官的文化水平。

    水化水平高了,人的視野就會開闊,能更好地理解軍令和操典,順帶著學習新武器、新技術的能力也會大大加強。

    還有什麽呢?孟九成握著鵝毛筆,把鵝毛在臉上蹭來蹭去。

    哦,還有已經開始組建的軍校和參謀部。軍校可是近代化軍隊的標誌之一,也是掌握軍權的必要手段。培養出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戰術的軍官,再把那些老軍頭塞進參謀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