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八十七章 名號“忠義軍”,援助與戒懼(1/4)

    宋人鑒於蒙古興起與金朝衰敗日益明顯,對是否與金和戰的問題展開激辯。

    雖然宰相史彌遠知道金的國勢受蒙古侵擾而大挫,但開禧北伐的殷鑒不遠,不敢冒然接受主戰者的意見,隻是停納歲貢,停派使臣而已,仍謹守和約。

    然而,山東地區武裝叛金的聲勢浩大,紅巾軍更是屢戰屢勝,占領數州之地,並受到地方官員的讚賞和支持。

    因此,宋廷雖不願光明正大的招納義軍,但還是密令製置使李玨與知楚州應純之等人結好紅巾軍,暗中賦予“忠義軍”的名號,聽從帥臣節製。

    同時,宋廷依武定軍的例子,為紅巾軍提供兩萬五千人的錢糧,名為“忠義糧”。

    孟九成聽著季先的敘述,含笑頜首。

    果然還是和曆史上一樣,宋廷開始支持山東的叛金武裝,盡管不是公開的。

    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一旦宋金形勢變化,一紙詔書便能光複北地河山。

    而且,有忠義軍配合策應,金軍侵擾淮地也將很困難,等於是無形中解除了宋境的危險。

    “製置使李大人還有書信交與孟帥。”季先呈上李鈺的書信,說道:“李大人對孟帥讚不絕口,希望孟帥能繼續恢複故土,建功立業。”

    李玨為江淮製置使,兼知建康府,是總管邊務,負責屏障京師的重臣,積極主戰、圖謀恢複,對忠義人的態度也最積極。

    知楚州的應純之,之前平價賣糧,暗中支持紅巾軍,未嚐不是領受上官的意思。

    “朝廷還派來了秘密使臣,攜金銀財物前來激賞軍功。”季先繼續說道:“知楚州應大人除將平價購糧的數目增長一倍外,還同意預借萬石米糧,以解北民饑餒之危。”

    孟九成已經看過了李鈺的書信,盡管所給錢糧並不是無償的,還要紅巾軍有所行動,但燃眉危機已解,發展的步伐又可以大大加快了。

    “李大人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孟九成笑著對季先說道:“有了錢糧,紅巾軍會很快向西發動進攻。我這便寫書信,還請季兄弟辛苦一趟,送與李大人和應大人。並攜些薄禮,代我向兩位大人致謝。”

    “孟帥客氣,折殺小人了。”季先恭謹地起身施禮。

    孟九成看著季先,很是讚賞地點了點頭。

    季先並沒有象劉佑似的投靠自己,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堅持著去做。

    通過不斷的往來聯絡,季先已經得到了應純之的信任,並成為應純之手下的小官。這為日後他招攬義軍,一躍成為一軍統製而打下了基礎。

    這是一個人才,卻是另有自己理想的人才。孟九成想了想,還是打消了拉攏季先的念頭。

    人各有誌,在此時期,孟九成並不想因為某些小事而得罪宋地官員,哪怕隻是微小的可能。

    重賞了季先,孟九成又寫了書信,才起身送走了季先。回到屋中的時候,楊妙真已經等不急過來了。

    “孟郎很高興的樣子啊!”楊妙真看丈夫喜悅的樣子,心中也自歡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