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三十八章 嚴陣以待(第一更)(1/2)

    但人多力量大,伐樹掘壕、運輸輜重彈藥、收集石頭等工作立刻便分頭幹了起來。孟九成帶著自己的兵,毫不客氣地把文家山前村、油碾官莊村的幾個富戶家的存糧大半強收,隻留下幾張白條,算是解決了幾天內戰士和民工的吃飯問題。

    白天大幹,晚上也不閑著。一根根削尖的木棍在火上烤黑變硬,栽進村前地裏打出的小洞裏。尺來長的尖端密密麻麻,將進村的道路擠得隻容三個人並行或一輛車通過。

    試射、測距,然後在村中拆了數道圍牆,打通了幾個院落,從平頂山運來的六架拋石機才在村內布設完畢。

    而孟九成還有秘密武器,所以才那麽有信心。

    火炮!沒錯,就是他和穆易說話時提到的,準確地應該叫鬆樹炮。

    將一根結實的樹幹稍做修剪刀,再剖成兩半,各掏出半截作為內膛,然後用鐵圈加以箍緊,就是一門前裝炮了。

    製造起來省時省工,取材方便快速,盡管威力有限(有效殺傷距離隻有三十多米),但卻是曆史上第一門大口徑身管武器。

    平頂山上的六門鬆樹炮全部運來,固定在平板車上,竟然成了可以快速移動的火炮。

    孟九成覺得鬆樹炮除了射程以外,其他方麵都很有使用的前途。下一步是想著製造帶護盾的炮車,準備日後推著抵近轟擊敵人。這肯定是首創,而且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就是木頭和幾圈鐵箍而已,用到報廢了直接扔。而且由於木材的特性,炸膛前會出現裂縫,預警作用明顯,能有效防止誤傷。

    成百上千的碎石、鐵砂噴過去,扇形火力的殺傷範圍比霰*彈槍還要大幾倍。紅軍用它打過白狗子,抗日戰爭打過小鬼子,還被打傷的鬼子驚懼地稱為“麻子槍”。

    為了確保能打勝這關鍵一仗,孟九成也是豁出去了。管它別人注意不注意,要是連自身都保不住,帶著所謂的機密進棺材,就能心滿意足了?

    在並不具備實力碾壓的情況下,一點點的輕忽大意就可能導致徹底的失敗。在很多時候,事情的成敗就取決於不為人知的細節。再者,根據地初創,還很弱小,也經不起失敗。

    決定是對是錯,要考慮當時的形勢和狀況,更要看最後的結果。結果不好,那就是錯;結果好,不管決定有多弱智,也是正確和英明的。

    如果孟九成的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那自然沒有什麽可說的。但他不能不考慮到意外情況的發生,不能過於想當然。

    雖然孟九成到現在為止,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運氣,但也不敢確定自己就比諸葛亮還亮。

    誰將成為獵手,誰會成為獵物?智慧、勇氣、毅力、技能的綜合考驗,輸的一方將流血,將喪命。

    成功的追求,建功立業的希望,殺戮的激情,戰鬥的欲望,才是支持孟九成的動力。

    此戰非同一般,很多事情都是孟九成親曆親為,布置妥當方才放心。即便是幹完的工作,孟九成也要監督檢驗,確保合乎要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