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傳

第三十七章 迎戰的準備(第三更)(1/2)

    對於難民北逃,孟九cd給予盡量的善待,並通知剛搭起的行政班子,在各村中也給予方便。一方麵這是擴充隊伍的機會,另一方麵則利用難民把土匪的凶惡擴散開來。

    沒有恐慌和害怕,以為天下太平,那組建軍隊、保村護民豈不是多餘?土匪不凶惡殘忍,那獲得勝利的價值和意義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俺們不是活雷鋒,做了好事不留名。孟九成的做法雖然不夠高尚,但卻行之有效,且在亂世中還是爭取民心的手段。

    隻要打敗了杜七,便可將勢力範圍迅速拓展,直接逼近十字路鎮。那些被土匪禍害的村民,被重新解放,怎能不歡迎孟九成的隊伍?而杜七是誰的手下,是從哪裏來的,不管是不是黑鍋,周三貴都得背上。

    所以,盡管知道那個草草搭建的政務班子和抽調出來的士兵,肯定在安置和救濟難民的工作中有所疏漏,孟九成也隻能放之不顧,而專心於軍事上的布署和準備。

    ……………

    陽光燦爛,樹枝上掛滿了雪,好象三月的杏花在盛開。陽光照射下,它們染上了鮮豔的色彩,時而微紅,時而橙黃,閃耀變幻的奪目誘人。

    可惜美景無人欣賞,三四個騎手,帶著三十多個士兵,正走走停停,指指點點,商議討論著迎戰的事情。

    這裏是平頂山南麵的文家山前村,向南過河,是油碾官莊村。而關鍵的便是河上的這座橋,是阻敵於河南,還是斷橋絕敵退路,都要圍繞著橋來展開行動。

    當然,如果是正值寒冬,河麵結凍,這計劃便不能實施。可現在已經是殘冬,能聞到春天的氣息,溫度上升,河麵雖有冰,但在上麵行走,卻已很是危險。

    孟九成和穆易都覺得這裏的地形地勢比較合適,但具體的行動計劃還有待商榷,畢竟手下的兵訓練日短,計劃太過複雜,恐怕難以勝任。

    “最簡單的便是先斷橋梁,阻敵於河水之南。”穆易揚鞭一指河上如龍橫臥的木橋,“或者是守住橋頭,利用木橋的狹窄,進行堅守。”

    孟九成點了點頭,但卻並不同意這兩個方案。他在想著更狠的辦法,爭取把杜七一夥全殲於此。這一仗不僅是要為繼續大幅拓展根據地創造條件,他還要用繳獲的錢財物資來安置受難的百姓,也就是用本來屬於他們的東西,來買他們的擁護和支持。

    有了火藥雷,斷橋不過是瞬間的事情,用不著用笨力氣去破壞;土匪雖凶,不過是一群強盜,勝則一擁而上、敗則潰散逃命,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杜七等匪首並不精通軍事,也不清楚孟九成這邊的底細,隻是仗著人多勢眾,行動起來必定有失謹慎……

    “穆兄——”孟九成四下觀察,思索半晌,才開口說道:“你看文家山前村,左邊是土坡樹林,右邊是水泡子,大隊都難繞道行進。若我軍倚村堅守,敵人大概就隻能背河進攻。如果能挫敗敵人,再趁敵敗退時炸斷橋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