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450 微妙平衡(1/3)

    000年,托馬斯-圖爾以一支規模約五千萬美元的私募基金為基礎,創建了傳奇影業,並且正式與華納兄弟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隨後吸引了諸多知名投行和使投資人的注資,現在市值已經超過了二十億美元。

    不過,他們更多是一家投資平台,而不是電影製作公司。他們為華納兄弟的項目投資,提供靈活資金,進而等待回報,但很多時候不會參與到電影製作過程,但具體挑選什麽項目,則由傳奇影業決定。

    傳奇影業所依賴的就是托馬斯的眼光與頭腦,公司選擇與誰合作、製作什麽項目,華爾街大佬從來不插手,給予了托馬斯百分百的信任。

    之前,其實華納兄弟找過傳奇影業合作“綠燈俠”,但托馬斯卻直接拒絕了,並且口出惡言表示了自己的觀點,“如果隨隨便便一個人走進來,扔給我一個劇本就要拍,我隻能,這太牽強了。”後來也證實了托馬斯的眼光毒辣,“綠燈俠”足足賠本了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

    正是這樣的托馬斯,在華納兄弟內鬥之際,他也趁虛而入,希望能夠掌握更多權力與利益;而後在失敗之後,迅速抽身離開。

    對於華納兄弟來,這顯然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托馬斯從來就沒有掩飾自己的野心和企圖,他不僅想要得到更多回報,而且試圖在自己投資的項目中“更得上話”,在好萊塢的金字塔中更上一層樓。

    簡單來,托馬斯-圖爾和凱文-辻原都是同一類人,他們都希望將權力掌控在手中,不僅僅是為了利益而已,還是為了控製——迪士尼的前任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艾斯納也是如此。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托馬斯和辻原之間,必然有一個人離開。

    一名知情者透露,托馬斯不甘心隻是一個投資人,他想要更多扮演製片人的角色,對影片擁有更多決策權。華納兄弟的確依賴傳奇影業的風險投資,但辻原更不需要一個喋喋不休的金主。分道揚鑣是必然結果。

    這次分裂其實是華爾街與好萊塢博弈的縮影:華納是傳球影業放棄的第一個合作夥伴,卻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這之後的事情就變得一片混亂起來了。

    簡單闡述結果就是:華納兄弟與沙丘娛樂達成合作協議,沙丘娛樂之前與二十世紀福克斯長期合作,聯手打造了“阿凡達”、“普羅米修斯”、“金剛狼”等作品;隨後七月份的漫展之上,華納兄弟正式宣布了“蝙蝠俠大戰超人”項目的確立,開啟了D漫畫的正式開發計劃。

    原本負責華納兄弟電視部門的羅森鮑姆加盟傳奇影業,創立了全新的電視和數字部門,緊接著傳奇影業宣布與環球影業強強聯手,達成正式合作,他們第一部攜手開發的項目就是“侏羅紀公園”的重啟。

    原本負責電影部門的羅賓諾夫則沒有著急尋找下家,傳聞中似乎正在著手準備自己的製作公司。大半年之後,八號攝影棚(Sudi-8)正式成立,與索尼哥倫比亞影業達成了合作協議,目標瞄準了中/國市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