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1449 金字塔尖(1/3)

    現在,藍禮毋庸置疑地成為了業內最為頂尖的演員,兩千萬俱樂部乃至於漫威和D項目等等都與他或多或少地掛鉤起來,他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影響到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的諸多決策,最近的“爆裂鼓手”項目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客觀來,藍禮現在身上背負的利益還不足以成為撬動整個行業的杠杆,“侏羅紀公園”和“速度與激/情”兩個項目全部都是環球影業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也僅僅局限於環球影業,真正息息相關的也就是少數幾個頂尖項目而已。

    不過,這一次的情況卻極其特殊,不能一概而論。

    事情需要往前追溯兩年,並且將重點落在華納兄弟和迪士尼身上,然後窺見整個行業的驚濤駭浪與翻覆地。

    過去兩年時間,華納兄弟在北美市場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來自迪士尼的嚴峻挑戰,漫威陣營與D陣營的交鋒漸漸明朗化,這不僅僅是一個電影係列項目那麽簡單,甚至可以是維係了五十億、一百億乃至更多的一個商業帝國,無論是華納還是迪士尼,對此都格外重視。

    順帶一提,迪士尼最為賺錢的依舊是迪士尼樂園以及周邊販賣,華納兄弟始終在策劃著建立屬於自己的主題樂園,並且開發數字領域的線上市場,將商業帝國進一步擴大。而漫畫改編電影對於這兩個部分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如此背景之下,首席執行官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

    005年,羅伯特-艾格正式成為迪士尼的新任首席執行官,在那之後的一係列決策與計劃,帶領著米老鼠軍團重新登上輝煌;000年,巴裏-梅耶就任華納兄弟的首席執行官,同樣也讓公司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當之無愧的霸主。

    但現在,巴裏-梅耶的決策卻正在顯得過時。尤其是對於D項目開發、數字領域整合方麵,巴裏所勾勒出來的藍圖著實難以讓人滿意,盡管現在華納兄弟依舊保持了強大的競爭力,但伴隨著“哈利-波特”係列和“蝙蝠俠”係列的落幕,與迪士尼的正麵競爭之中,他們已經漸漸落後了。

    從去年到今年,巴裏前後多次與藍禮接觸,其實就是希望藍禮能夠成為華納兄弟電影部門的未來重要板塊之一,就如同當初的克裏斯托弗-諾蘭一般。

    遺憾的是,巴裏-梅耶沒有能夠贏得股東的支持與認可。於是,華納兄弟一直在謀求更換新任首席執行官,這也引發了一場長達兩年的公司內鬥。

    負責數字家庭娛樂部門的凱文-辻原(Kevin-sujihara),負責電影部門的傑夫-羅賓諾夫(Jeff-Rbinv),負責電視部門的布魯斯-羅森鮑姆(Brue-Rsenblu),這三位高管為了首席執行官的職位明爭暗鬥,每個人都才華橫溢、各有所長,整個公司內部是烏煙瘴氣,混亂不已。

    本來,人們期待著母公司時代華納總裁傑夫-比克斯(Jeff-Bekes)能夠站出來公平裁決,盡快結束這場混戰的鬧劇,讓公司快速安定下來,但比克斯卻始終保持圍觀,因為他們堅信著,適者生存,就好像原始森林一般,在激烈廝殺中存活下來的那個才是最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