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骨

725 又見狂潮(1/3)

    邁克爾-菲利普斯的影評將所有的重量都放在了藍禮身上,他不僅認為“整部電影的光芒都集中在了藍禮-霍爾身上”,而且還表示“藍禮-霍爾的出色表演讓整部作品從出色躋身成為佳作”,另外還強調“這是011年最動人也最出色的表演之一”,毋庸置疑地把所有讚譽、所有肯定、所有美好都放在了這名不久之前剛剛年滿二十二歲的演員身上。

    如此讚美,難道邁克爾就不擔心“過譽捧殺”嗎?對於年輕演員來,如此早早地沐浴在萬丈光芒之下,往往容易迷失,又或者是帶來過高的期待,以至於下滑速度飛快,最後泯然眾人。但顯然,這不是邁克爾需要擔憂的——

    “從’活埋’到’愛瘋了’,再到’抗癌的我’,三部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三種截然不同的表演,卻不約而同地將表演重量壓在了藍禮-霍爾的肩膀上,而後指向了同樣的結果:這位年輕演員展現出來的靈性,令人驚歎,更令人敬佩!這讓我有理由開始期待藍禮-霍爾與托尼-凱耶合作的作品。”

    作為“好萊塢報道”的當家影評人,邁克爾的權威和專業毋庸置疑,他的讚揚之聲更是代表了業內現在的普遍觀點。藍禮-霍爾,不是瑞恩-高斯林,也不是詹妮弗-勞倫斯,他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憑借著一部又一部的藝術作品,憑借著一次又一次紮實的表現,一步一個腳印征服了好萊塢那些挑剔的業內人士。

    競爭激烈的好萊塢,刺刀見紅的名利場,現在藍禮終於占據了一席之地,不再是無根的浮萍,也不再是滑過際的流星。粉絲是如此,業內也是如此。這是當初安迪-羅傑斯選擇接下“抗癌的我”這部作品所沒有能夠預料到的,卻也是安迪在經曆了西雅圖事件之後所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是藍禮應得的。

    作為一部喜劇電影,“抗癌的我”收獲了如此讚譽,而藍禮則又一次征服了影評人們,這是意外,卻也不是意外。繼羅傑-埃伯特之後,邁克爾也給出了九十分的高分,並且表示,“這也許是今年聖誕節最適合全家觀看的電影了。”

    從“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到“好萊塢報道者”的邁克爾,兩位頂尖影評人,分別從劇本和表演角度對“抗癌的我”進行了評價,而且雙雙送上了好評,在網絡新聞沸沸揚揚的當下,悄無聲息地再次將“抗癌的我”推上了風口浪尖——以好評如潮的方式。

    因為,他們不是僅有的兩位第一時間發布影評的業內人士。

    首映式的喧囂落幕之後,一共有四十二家媒體發表了影評,首批影評數量就創造了今年秋季檔和假期檔的新高,輕輕鬆鬆地重現了盛夏暑期檔的繁榮。

    沒有人可以否認,獅門影業的算盤成功了,從觀眾到影評人再到記者,“抗癌的我”的乘風之勢頗有些不可阻擋的姿態;更為喜人的是,在這四十二家評論之中,僅僅隻有一家差評,八家中評,剩下三十三家清一色地給予了好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