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九九零章 兩邊下注(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至少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的首領齋桑,還有別的選擇。

    因此,他推掉了親自前往沈陽朝覲的安排,同時,為了不至於過分刺激自己的妹夫兼女婿黃台吉,他還是安排了自己的母親,同時也是黃台吉大妃哲哲的母親,帶著自己的小兒子,即布木布泰一母同胞的弟弟,代替自己前往沈陽的汗王宮朝覲入貢。

    他這樣做,算是在大金國女真人這邊繼續下了注,繼續盡力維持著雙方關係不破。

    另一方麵,齋桑則親自給自己的女兒也即大明崇禎皇帝的貴妃哈日珠拉,寫了一封長長的書信,著哈斯幹帶回大明京師交給哈日珠拉。

    與此同時,齋桑也在口頭上接受了楊振、鄧天河帶來的所有條件之中最寬鬆的一條,即:

    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在女真與大明今後的戰爭中嚴格保持中立,以此換取與大明朝之間的官方互市貿易。

    齋桑對塔爾河以南庫倫部蒙古人這兩三年的快速興起,不光是有著羨慕嫉妒和恐懼,而且他也深深地明白庫倫部之所以能夠快速興起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庫倫部得到大明朝遼東鎮源源不斷的援助。

    另一個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庫倫部擁有與大明朝官方和民間商人互市貿易的特權。

    庫倫部的首領恩赫巴雅爾不僅能夠從大明朝得到大批的糧食,而且還能夠從大明朝那裏購買到草原上根本生產不出來的大量鐵器。

    這些鐵器之中,除了刀劍、箭鏃之外,連鐵質的盔甲都能夠用牛羊和馬匹換取,甚至那種傳說中的水泥混凝土,庫倫部的蒙古人都能夠大量地得到,這是什麽樣的機遇!?

    在齋桑看來,正是這種與大明朝的互市貿易特權,才使得庫倫部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從一個總人口尚未過萬的小部落,通過收編東蒙古草原上的各部流散人口,而一躍成為了人馬部眾多達三萬多人的大部落,甚至成為了一個能夠與他的科爾沁左翼相抗衡的蒙古部落了。

    真說起來,如今西拉穆倫河和西遼河南北的東蒙古草原上,就隻剩下了三支較大的而且立場鮮明的蒙古部落了。

    一個是,包括科爾沁前後左右四旗在內的科爾沁蒙古諸部。

    另一個是,較早投靠大明朝並從中得到了不少實惠的喀喇沁蒙古諸部;

    還有一個,就是在科爾沁召集的東蒙古聯軍征討喀喇沁蒙古諸部的戰爭中臨戰倒戈投靠了大明朝的庫倫部。

    如今從人馬部眾的規模上來看,仍然是包括科爾沁四部在內的科爾沁蒙古人占有優勢。

    但是若從各部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來說,不管是昆都侖汗布爾哈圖統領的喀喇沁諸部,還是這幾年來靠著收編草原流散人口才快速興起的庫倫部蒙古人,都比科爾沁四部要強上許多。

    因為,喀喇沁諸部和庫倫部的蒙古人,都有大明朝的支持,都可以與大明朝進行互市貿易。

    對於這一點,在科爾沁四部之中位置最為靠南,也最為接近大明朝勢力範圍的科爾沁左旗貝勒齋桑,內心已經十分清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