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八四章 小看不得(1/3)

    崇禎二年九月底,朝鮮國的君臣終於下令關閉了釜山等地倭館,驅逐了對馬藩收購稻米的奉行。

    這個情況,當然是對馬藩如今的藩主宗義成,及其家老家臣們所不願意看見的。

    於是,不明就裏的對馬藩,數次遣人聯絡朝鮮南部數道的官員無果之後,開始幹起來他們曾經擅長的買賣,那就是派出藩中的武士們化妝成海盜,前往朝鮮沿海市鎮直接搶米。

    因為對馬島距離朝鮮南部海岸非常近,最近的地方不足一百裏。

    曆史上,這些上岸搶米的倭寇,有個專門的稱呼,翻譯成漢語叫作搶米敢死隊(史實)。

    最重要的是,對馬藩這些結成小隊上岸搶米的倭寇,不僅裝備有傳統的倭刀,而且還大量裝備了從荷蘭人那裏購買的歐式火槍。

    這就是綾原大君李俌和尹暄兩個人,前往大明朝的京師請求購買明軍火器背後的實情。

    其實,日本軍隊大量裝備火槍開始得也很早,至遲在萬曆年間豐臣秀吉派出大軍侵略朝鮮的時候,日本人的軍隊就已經裝備了大批量的歐式火槍。

    並且當時日本軍隊的火器戰術也已經很熟練了,大明軍隊中常用的三段擊火槍戰術,日本人也已經會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豐田秀吉派出的日本軍隊一登陸朝鮮就能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

    當時朝鮮的軍隊在大明朝的保護之下,已經二百多年沒有打過仗,而且因為朝鮮是大明近在咫尺的屬國,隻有五衛的常備軍,也就是不到三萬的常備軍。

    而這五衛的常備軍裝備的武器,還都是刀劍長矛短弓盾牌之類的冷兵器。

    這些冷兵器嚇唬嚇唬老百姓,鎮壓一下農民起義還可以,但是當遇到裝備了大量歐式火槍而且精通火槍三段擊戰術的日本軍隊時,立刻就潰敗了。

    所以日本軍隊十數萬人登陸朝鮮之後,從南往北、從東往西一路平推,幾個月內占領了漢城,拿下了平壤,朝鮮國王不得不一度逃到大明境內,請求大明朝出兵為其複國。

    當時日本軍隊之所以顯得這麽厲害,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超過了當時朝鮮軍隊的裝備水平。

    但是說起來,當時日本人所大量裝備的歐式火槍,不過是從荷蘭人、葡萄牙人手上購買的歐式火繩槍罷了。

    不過,日本人以其一貫的誇大誇張風格,稱呼這種來自西方的歐式火繩槍為鐵炮。

    當然了,日本人這麽誇張也有原因。

    因為對於當時日本人的普遍身高來說,這種來自歐洲戰場的歐式火繩槍,對他們而言,的確更像是一種小的火炮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