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八八四章 小看不得(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日本人準備的這種火繩槍,比當時大明朝軍隊普遍裝備的自造火繩槍雖然原理一樣,但是工藝精良,射程要遠一點,加上訓練有素,所以在戰爭初期,初入朝鮮、不明就裏的大明軍隊,還是吃了不少的敗仗。

    好在當時的大明家底豐厚,知道倭寇也裝備了大批火銃之後,開始大規模地鑄造火炮,仿造了大量佛郎機炮。

    就這樣,幾年之後,當明軍的火器裝備水平迅速提高,並且裝備了大量車載的大將軍炮、佛郎機炮之後,日本人的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幸虧日本人在戰敗撤軍之後,日本國內發生了內戰,豐臣秀吉的兒子這一派戰敗,德川家康迅速崛起,從此確立了德川幕府的統治,並走上了閉關鎖國的道路。

    要不然的話,以當時日本人已經得到的火繩槍技術,不閉關鎖國,一直發展到三十年後的崇禎年間,恐怕他們也會擁有燧發槍、線膛槍之類的先進火器的。

    不過即便如此,到了如今這個崇禎年間,日本人的火槍水平還是不容小覷。

    雖然已經閉關鎖國好些年了,但是日本人的火槍技術卻沒有退化。

    不管是日本的那些藩主大名們自己督造的鐵炮,還是有錢的藩主大名們通過各種門路,從長崎的外國商人手中購買的歐式火繩槍,都很精良。

    自從年初崇禎皇帝下旨讓東江鎮水師李性忠部,會同瀛洲鎮守府的水師船隊,去問罪對馬島藩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年多過去了,這件事情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而其中的原因,正在於對馬島上的對馬島藩軍隊所裝備的火槍火炮也很犀利,不管是從數量上說,還是性能上說,並不比東江鎮的水師和瀛洲鎮守府的軍隊差多少。

    特別是從數量上看,對馬島上的對馬藩軍隊所持有的火槍,可能還要比之前前去圍攻對馬島的明軍與朝鮮聯軍還要多出不少。

    所以,等到崇禎皇帝問罪對馬藩的旨意到了東江鎮之後,安東侯毛文龍便讓李性忠奉旨帶著東江鎮的水師主力,前往朝鮮去了。

    對於這個時代對馬島藩的實力,安東侯毛文龍當然看不上眼,但是因為麾下有人與長崎的日本商人有著貿易往來,所以毛文龍對於對馬藩背後的日本德川幕府的實力,還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知道日本這個倭國並不像皇帝想的那樣那麽好招惹。

    也因此,安東侯毛文龍雖然奉旨派了李性忠帶著水師船隊前去對馬島興師問罪,但他卻並不想真的為了朝鮮人而出兵打仗。

    李性忠奉命帶著去的隻有東江鎮的水師船隊,並沒有負責登陸作戰的東江鎮明軍士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