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五零一章 朕很好奇(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龍華民行完禮,就那麽保持著單膝跪地的姿勢,向高坐在文華殿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說出了這麽一番話來。

    萬曆二十九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一六零一年的時候,萬曆皇帝曾經下詔允許意大利人利瑪竇等耶穌會傳教士長居京師。

    後來,萬曆三十八年前後,也就是公元一六一零年前後,利瑪竇病死在了北京,這個時候,萬曆皇帝又下詔,允許利瑪竇葬在北京。

    這就是西洋傳教士定居京師傳教的開始。

    利瑪竇在中國多年,對中國文化了解頗深,所以他的傳教策略是主打上層人物,同時也更改了天主教的部分教義,比如說允許中國人裏麵的教徒和信眾,繼續祭祀自己的祖先,保留自己的風俗習慣等等。

    所以,利瑪竇在中國的傳教事業,應該說取得了一些成功,算是打開了局麵,像是徐光啟、李之藻這樣的人物,都因為與利瑪竇的交往,而皈依了天主教。

    若是利瑪竇不死,或者利瑪竇死後他的繼任者堅持他們的傳教策略的話,那麽後世的中國,到底會變成一個什麽樣子,那就很難說了。

    但是慶幸的是,這些耶穌會士剛在中國打開了局麵,利瑪竇就生病死了,而且利瑪竇死的時候,親自指定的接班人,也就是繼任的天主教在華耶穌會的會長龍華民,傳教思路與利瑪竇截然不同。

    這個龍華民,是個狂熱的耶穌會傳教士,對於利瑪竇允許中國的天主教信眾,可以祭祀祖先、祭祀孔子、保留自己的風俗習慣等等做法,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所以,在他主持天主教耶穌會在華的傳教活動之後,很快就廢除了利瑪竇的做法,也就是所謂的“利瑪竇規矩”,從此堅決禁止中國的教徒繼續敬天、祭祖、尊孔。

    這麽一來,利瑪竇在中國打開的傳教局麵,立刻為之一變,不僅與儒釋道三教水火不容,而且也與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嚴重衝突。

    雖然伺候前來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比利瑪竇的時候多了很多,但是傳教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而且原本在利瑪竇時期發展起來的教徒,也逐漸流失,日益萎縮。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可是知道這個情況的,因此說起來,對於這個剛愎自用的傳教士龍華民,還是頗有那麽一點點好感的。

    因為對於中華文化真正危險的,不是龍華民這種人,反而是利瑪竇那種入鄉隨俗的傳教方法。

    而龍華民的這種方法,則是典型的畫地為牢,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在世俗化的中國大地上,是不會有什麽效果的。

    而龍華民這種人帶來的這個結果,正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所樂於看見的。

    聽完了龍華民的這番話,崇禎皇帝衝他微微一笑,伸出手,手心衝上,微微一抬,示意他禮畢平身,站起來說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