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六七章 流賊蹤影(1/3)

    轉眼之間,崇禎二年就進入了四月中旬的暮春季節。

    此時此刻,後金國的大汗黃台吉還在帶著直屬的正黃旗和三貝勒莽古爾泰的正藍旗,漫山遍野地追捕著不肯歸附的三姓野人女真,進一步壯大著自己的實力。

    而身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分別就山西和福建的用兵事務作出了自己的決斷之後,緊接著把注意力投入到了京畿之地各種事業的進展之中。

    至於遠在福建同安的鄭芝龍,終於還是無法置自家的基業於不顧,留下了族兄鄭明、舅父黃程輔佐親弟弟鄭芝豹坐鎮同安,自己則親率停靠在金夏等地的半數水師陸師,大舉渡海,增兵東番衛苯港千戶所,正預備著與荷蘭紅毛鬼大打出手。

    而遠在山西的李邦華等人,也終於確定了流賊的去向,迎來了一次進兵的機會。

    且說山西巡撫張曉與延綏巡撫孫傳庭離開潞安府城之後,很快就回到了太原,張曉與孫傳庭兩人略一商量,就如法炮製,以商議防範流賊侵擾太原的名義,將封藩太原的晉王朱求桂,

    請到了張曉的巡撫衙門之中。

    朱求桂一到,張曉就向他宣讀了皇帝的旨意。

    朱求桂的心中當然是一百個不情願,但是張曉、孫傳庭手裏有當今皇帝如假包換的聖旨作為依據,也由不得朱求桂不就範。

    曆史上,山西大亂之後,好幾任山西巡撫、總兵前往晉王府勸說當時的晉王朱審(現任晉王朱求桂之子)捐資助餉,都被朱審拒絕。

    而這些巡撫和總兵們對此卻毫無辦法,因為他們沒有皇帝的旨意,所以晉王府捐不捐餉,給不給糧,全憑晉王府的意願。

    沒有崇禎皇帝的聖旨,他們投鼠忌器,不敢對晉王府用強,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張曉和孫傳庭兩人聖旨在手,可不會慣著朱求桂。

    張曉任職山西巡撫兩三年了,早就對開藩太原的晉王府一肚子的不滿,此時拿著聖旨來找朱求桂,自然不會再像之前勸募錢糧賑災時那樣的低聲下氣了。

    曆史上,現任的晉王朱求桂在崇禎三年的時候病死,他的兒子朱審繼承了晉王的爵位。

    而這個朱審比其父親更加奇葩,崇禎十六年冬,李自成的大軍都已經兵臨太原城下了,眼看著太原城就要不保,時任巡撫蔡懋德去找他捐資助餉,重賞守城將士,以便激勵士氣,就這樣,他都不肯,還推說這是朝廷的事情,跟他無關,氣得蔡懋德差點當場昏死過去。

    結果,無糧無餉的山西巡撫蔡懋德很快就失去了威信,守城士卒在饑寒交迫之下嘩變投敵,蔡懋德固然是上吊自殺了,但是這個晉王朱審卻也沒有落下好下場。

    他在被李自成抓住之後,很快就投降了闖軍,雖然被迫獻出了全部的財產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是妻女家人被闖軍淫辱虐殺,而他本人還被李自成一路帶去了北京,臨死之前,親眼見證了大明皇朝的崩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