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六七章 流賊蹤影(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很難說他當時是不是後悔了太原城破之前的袖手旁觀,但曆史給他的答複卻是,他作為大明宗室的親王,在明亡之後,隻有死路一條。

    李自成在敗退北京之時,感覺到大勢已去,就將一路上俘虜的明朝親王全部斬首,而這個晉王當時也在其列。

    當然,也有的人說,晉王朱審在西歸的路上,趁亂逃脫了大順軍敗兵的魔爪,投降了前來追趕的吳三桂,然後被吳三桂獻給了多爾袞,然後被押回北京斬首。

    然而不管怎麽說,失去了大明朝的庇護,這些之前一直袖手旁觀的明宗室藩王們,幾乎沒有一個落下了好下場。

    崇禎皇帝如今這麽做,看起來有些不講情麵,不近人情,但是實際上卻是在給他們提供機會,畢竟損失一些錢財,總比最終落得個人死國滅為天下笑要好得多吧。

    還好,如今在位的這個晉王朱求桂在崇禎皇帝的旨意麵前,沒有敢於抗旨不遵,隻是要求如同沈王府那樣,由晉藩的各支王府一起承擔,而且分期分批供應錢糧。

    張曉和孫傳庭此時也不是急缺糧餉,所以也就沒有對他追逼過甚,答應了朱求桂的請求。

    傳見了晉王朱求桂之後,圍剿流寇的糧餉有了充足的保證,張曉和孫傳庭很快就進行了分工。

    山西巡撫張曉繼續坐鎮太原,負責太原城防和轉運糧草,而孫傳庭則按照約定,率軍先是往西穿過雲中山南端的汾水穀地,然後輾轉北上。

    四月初三日,孫傳庭率延綏鎮馬步軍七千抵達了樓煩縣城,縣令費甲i報告樓煩附近未曾發現流賊蹤跡。

    得知這一情況之後,孫傳庭留下參將黃庭政帶一千步兵,留守樓煩這個戰略要地,然後分兵兩路,一路由孫傳庭親領,沿著汾水支流北上嵐縣,另一路由總兵賀時雨帶領,繼續沿著汾水河穀,北上靜樂,去接應從寧武關南下的山西鎮監軍禦史王嘉徵所部。

    孫傳庭率領主力還沒到嵐縣縣城,前鋒杜文煥就派人回報說,發現了賊軍人馬的蹤跡。

    四月四日傍晚,孫傳庭率領延綏軍快馬加鞭,抵達了群山環抱的嵐縣城外,卻赫然發現,嵐縣已然殘破,城內到處都是未及掩埋的屍體,而縣衙更是被焚毀一空,人員不知去向。

    到了夜裏,在城外巡視的前鋒杜文煥,在嵐縣近郊的一處穀地之中發現了數百逃難的百姓,帶他們回到縣城一問,才知道,就在兩天之前,流賊大軍打下了嵐縣,而其中能夠分清旗號的,至少有闖營和回回營這兩個營頭。

    第二天一早,孫傳庭一邊派人領著嵐縣剩餘的百姓掩埋城中屍體,清理城中垃圾,一邊派人趕回太原傳信,並向北上靜樂的賀時雨通報賊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