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三五二章 思量身後(1/2)

    李邦華見朱埕堯領了旨意,謝了皇恩,就近上前將他攙扶起來,然後對著沈王朱埕堯和沈王世子朱效鏞,緩緩說道:“王爺,世子,這座城隍廟的大殿有一幅楹聯,不知二位親藩可曾知道?”

    朱埕堯聞聽此言,卻不知何意,於是看著李邦華,等待這位欽命剿賊督師的下文。

    這時,沈王世子朱效鏞卻點頭說道:“李閣老說的,可是城隍大殿前最長的那一幅?”

    李邦華點頭說道:“正是!想必此聯在潞安府城,應該也是人盡皆知了吧!”

    朱效鏞說道:“不錯,這一副楹聯雖然不知道到作於何年,但卻知者眾多,人人皆驚歎其構思精妙。”

    李邦華聽了這話,卻是嗬嗬一笑,接著說道:“世子隻見其構思精妙,卻不知其真是一句勸世良言。”

    說到這裏,

    李邦華扭頭對眾人說道:“諸位可曾留意,誰又能為本官當眾念出來?”

    這時,袁繼鹹突然說道:“此聯在潞安流傳甚廣,下官印象深刻,可為諸位大人讀將出來!”

    隻聽袁繼鹹接著說道:“神德洋洋,數百裏土地人民於焉司命,願十雨五風疆域內歲時永熙,造福黎庶,便是效靈社稷;明威赫赫,幾千般機關巧詐到此何憑,看彰善談惡幽冥中毫厘不爽,思量身後,應須檢點生前。”

    袁繼鹹說出來的,正是城隍大殿上的那幅楹聯。

    上聯是向潞安城隍神祈禱風調雨順,希望城隍神護佑潞安土地百姓,而下聯則是勸解世人施恩行善,不要白費心機,一切皆有報應。

    李邦華入住城隍廟之後,自然少不了遊一遊這個規模龐大的新設督師府,見到城隍大殿上的這幅對聯之後,一時慨歎不已,此時就想著拿這幅對聯來勸說沈王朱埕堯看清形勢,乖乖就範。

    此時聽了袁繼鹹十分配合地念出這幅對聯,李邦華歎了口氣說道:“這幅楹聯說的多好啊!明威赫赫,幾千般機關巧詐到此何憑,看彰善談惡幽冥中毫厘不爽,思量身後,應須檢點生前!好一個機關巧詐到此何憑,好一個思量身後,應須檢點生前!”

    說完這句話,李邦華環視一周,最後把目光落在沈王朱埕堯和世子朱效鏞身上,接著說道:“王爺,世子,如今天下紛亂,吾皇萬歲宵衣旰食,銳意振作,所殫精竭慮者,無一不是為了中興太祖高皇帝留下的江山社稷。

    “沈王府貴為宗室親藩,與大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流賊入晉,荼毒百姓,王爺和世子又豈能無動於衷,袖手旁觀?!

    “現在,皇上欽命本官督師剿賊,正是山西諸藩為天子鞠躬盡瘁、分憂解難之時,沈王府安享富貴二百多年,此時更應甘當表率!王爺,世子,你們說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山西巡撫張曉、陝西巡撫洪承疇、延綏巡撫孫傳庭,看著督師李邦華這番話說將出來,心底下也是歎服,果然是宰相之才,這番軟硬適度的話說出來,就算你沈王有千般理由,你也沒有辦法張口拒絕。

    因為思量身後,更應須檢點生前。

    朱效鏞看著自己的父親,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撤藩奪爵的事情,在前朝不是沒有出現過,建文皇帝在位那幾年就不說了,即便是大肆分封的洪武年間、永樂年間,撤藩奪爵也是常見的現象,洪熙、泰昌時間太短,也不去說它,除此之外的哪一朝沒有過撤藩奪爵的情況?

    每朝都有,

    但是像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這樣,橫下心來大殺勳貴,接連賜死宗室親王的情況,也隻有洪武年間的太祖皇帝這麽做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