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劍繁華

第三十四章 大紅袍雞血石(1/3)

    錦盒裏,端端正正地裝著兩方印章。印章的造型簡單到了極點,就是棱角分明的兩塊立方體。稀罕的地方在於,那兩方印章都是天然的紅色質地,色澤鮮明,不見一絲晦暗,看上去如天邊的彩雲一般耀眼。

    “這是……”

    兩個人心裏同時閃過一個相同的念頭,他們不約而同地伸出手去,各拿了一方印章在手上端詳。隻見印章的六麵都與他們最初看到的那麵一樣,完全是鮮紅的顏色,隻在個別地方有幾縷暗紅,反而使整枚印章看起來更顯層次感。

    “大紅袍!”

    “極品!”

    高士新和蔡梅林驚呼起來,全然沒有了剛才的那番淡定。

    所謂大紅袍,當然不是指那種著名的茶葉,而是指雞血石的一個品種。雞血石是從辰砂礦中開采出來的一種天然石材,是紅色的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或者地開石中形成的一種特殊形態,因其顏色鮮紅,像雞血一般,故得名為雞血石。根據雞血石中硫化汞和其他成分的組合關係,可以分為大紅袍、玻璃凍、田黃凍、藕粉凍、蛇皮凍等數十種類型,其中六麵全紅的“大紅袍”是雞血石中的極品,而色澤鮮紅的又更是極品中的極品。

    雞血石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寶玉石,其開采的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明朝初年,昌化雞血石被發現,把玩和收藏雞血石的風氣開始在文人墨客以及高官權貴中興盛起來。在那個年代,由於雞血石的儲量還比較大,尋常品質的雞血石是不太招人待見的,隻有紅色占到七八成以上的雞血石才算是寶貝。李愚手上的這對雞血石,六麵全紅,在當年也算是珍品了,不過還不到價值連城的地步。李愚從自己的藏品中把它選出來,也是覺得它不太惹眼,不至於引起外人的覬覦。

    可李愚不清楚,從明朝初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六百年,昌化的雞血石曆經多年開采,資源已經瀕臨枯竭。尤其是建國之初,文玩收藏被當成一種奢靡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壓抑,當地一些鄉鎮把雞血石坑當成普通的硫化汞礦,把雞血石用於提煉水銀,更是使雞血石的儲量大減。等到近年來收藏風氣開始重新興盛的時候,人們發現雞血石已經是一石難求了。據說某個工藝廠整整篩選了12000噸礦石,都未能找出一塊滿意的雞血石。

    在這種情況下,在明朝時候為人所不屑的一些含“血”量很低的石頭,也被挑出來當成了正宗雞血石。含血量能夠到30%就已經算是中檔貨色,到50%就屬精品了。至於說六麵全紅,幾乎就是傳說中的存在,在一些博物館裏還有那麽一兩件,在文玩市場上是絕對看不到的。

    也正因為此,當李愚把這對大紅袍雞血石拿出來的時候,高士新和蔡梅林二人才會如此失態。

    “老蔡,你看這色澤,應當是自然形成的吧?”

    高士新低聲地對蔡梅林說道,用的詞非常委婉,其實是在提醒蔡梅林注意其中是否有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