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劍繁華

第三十三章 高士新的規勸(1/3)

    許迎迎等人找門麵去了,李愚先回了住處,拿了件巴掌大的錦盒,然後便照著頭一天葛建宇告訴他的地址,打車來到了鴻寶齋。

    鴻寶齋是渝海市一家有名的文玩店,位於距渝海大學不遠的西河街上。鴻寶齋的門麵不小,裝修得古色古香。透過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裏麵的博古架上擺著各式各樣的文玩,其中有真品,也有高仿的贗品。當然,作為一家規範經營的文玩店,鴻寶齋裏的高仿贗品都是明確標示出來的。有些人本身並非真正的文物愛好者,隻是想找幾件文玩去裝飾一下房間,這些高仿贗品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據葛建宇說,高士新是鴻寶齋的特約顧問,與鴻寶齋的老板蔡梅林私交極好,因此在沒事的時候,經常會呆在鴻寶齋。昨天晚上,李愚已經通過葛建宇與高士新約好了,今天就在鴻寶齋碰麵。

    高士新到鴻寶齋的時候,就跟店堂裏的夥計交代過了。因此李愚一進門,夥計就把他帶到後院。高士新和蔡梅林二人正在那裏喝茶聊天,看到李愚進來,高士新沒有起身,隻是招呼了一句,讓李愚上前來坐。

    “這是蔡老板,渝海文玩圈的大哥大。”

    李愚坐下後,高士新指著蔡梅林,半開玩笑地向李愚介紹道。

    “蔡老板好。”李愚恭敬地問候道,“一直聽高老師說起蔡老板的大名,今天才得見真容,實乃三生有幸。”

    蔡梅林擺了擺手,笑道:“你別聽高老頭瞎咧咧,我就是一個做生意的,有幾個臭錢而已,能有什麽大名。高教授才是渝海文玩圈的老大,文物協會開會的時候,他是坐主席台的,我隻能在旁邊幫著倒倒開水。”

    高士新反駁道:“蔡老板是有錢人,自然說錢是臭的。像我們這種窮書生,一文錢都恨不得揣進兜裏去,在我們看來,錢可香得很呢。”

    “你拉倒吧,在個孩子麵前裝什麽窮?你收藏的那些珍品,都夠把我這個小鋪子買下來了。”蔡梅林不屑地說道。

    兩個老頭這樣拌嘴已經是常事了,李愚坐在旁邊,插不進話,隻能微笑不語,等著他們扯完皮再說。

    “對了,蔡老頭,我忘了跟你介紹了。”高士新終於把注意力又轉回到了李愚身上,他對蔡梅林說道:“這是李愚,據他自己說,自幼在山裏跟著一個老道士學藝,前幾天才出山。我那個掐絲盤龍金鐲子,就是他讓給我的。”

    “就是那個據說出自於丁汝良之手的金鐲子?”蔡梅林問道。

    高士新道:“正是。我知道丁汝良這個名字,還是聽小李說的呢。後來我到圖書館查了一大堆資料,還真讓我找著了,萬曆年間,的確有這麽一個金銀匠人,在東南一帶小有名氣。可是說來也怪,文玩圈子裏,居然就沒人提到過他。”

    蔡梅林道:“這也不奇怪,古時候匠人地位低,各種方誌上一般都不會記載他們的名字,除非是特別有名,偶爾能夠有幾則文人筆記上會提到。你上次得了那個鐲子之後,我讓幾個外地的朋友關注了一下,也發現了幾件標著‘汝良’字號的金銀首飾。大家都說你高老頭獨具慧眼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