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趙辛未(2/3)

    不管其他企業怎麽想,勃朗公司、埃爾公司的高管就是這樣想的。馮嘯辰派人去與這些公司接洽,要求獲得他們手裏一部分合成氨關鍵技術的時候,他們都是欣然同意的。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把中國培養起來,以便與日本展開競爭,拖住日本人的後腿。

    至於說萬一中國發展起來了,像日本一樣進軍中高端裝備市場,爭奪歐洲企業的市場份額,這個擔憂在歐洲人看來是多餘的。中國是一個如此落後的國家,怎麽可能有能力挑戰歐洲呢?

    馮嘯辰在慕尼黑的時候,曾與一些受雇於包成明的歐洲掮客聊過這個問題,這些歐洲掮客都表示,在絕大多數歐洲人心目中,中國與歐洲之間的技術差距,起碼隔著十幾個日本,中國要想發展到能夠威脅歐洲的傳統市場,最起碼也要50年吧。

    50年以後,誰在乎它洪水滔天呢?

    這些話,馮嘯辰沒有向徐致遠細說,他隻是簡單地提示了一下,徐致遠倒是自己悟出來了。

    隨後的事情,便用不著馮嘯辰親自去操作了。哈格納在中國考察了一圈,看了幾處大化肥廠,其中有正在建設的,也有已經建成投產的。所有這些大化肥廠都是由中國自主建造的,運行情況良好,充分證明中國具備了獨立建造年產30萬噸合成氨大型裝備的能力。在隨後的設備招標中,中國企業以過硬的技術、良好的服務承諾以及低廉的價格,擊敗了日本化工設備協會,取得了阿根廷四套大化肥設備的訂單。

    在國家經貿委的主持下,阿根廷農業部與中國北方化工機械廠、新陽第二化工機械設備廠簽訂了合同,由兩家中國企業作為總承包商,為阿根廷建設四座大型化肥廠,其中的合成氨工藝采用了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釕觸媒工藝。

    與阿根廷方麵的合同簽訂之後,裝備公司出麵組織北化機、新陽二化機與國內上百家裝備製造企業簽訂了分包協議,把數千台設備分配給這些企業製造。在承擔分包任務的企業中,除了一部分國有骨幹企業之外,還包括了大批如全福機械公司這樣的民營企業。許多企業過去也曾為池穀製作所等日本企業做過設備分包以及海外安裝工程的分包,具有豐富的經驗,現在憑著這些經驗從日本人那裏搶走了業務,也算是徒弟對老師的挑戰了。

    曹誌遠所在的環球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在這樁業務中充當了提供信息以及幫助接洽的工作,馮嘯辰沒有食言,讓北化機和新陽二化機給環球中心支付了一筆總計合1200萬美元的信息費,這其中用了什麽樣的名目就不足為外人道了。曹誌遠因此而受到了中心領導層的高度評價,並終於被任命為中心副主任,不再是“享受副司級待遇”的處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