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

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曆史負責的精神(2/3)

    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裝備工業公司向設計院支付了第一期的設計費1000萬元,設計院馬上組織起了研究團隊,開始了設計工作。

    設計的第一步是理論研究,主要是確定乙烯生產的工藝技術流程。吳仕燦應邀參加了幾次討論會,一開始,他被與會者嘴裏的各種概念、理論等等唬了個夠嗆,好生慚愧自己知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並對這次設計工作充滿了希望。可再往後,他就覺得有些不妙了。理論研討會開了好幾次,大家依然停留在概念探討上,討論的話題越來越偏,有時候為一項並不重要的工藝都能夠辯上一兩個時,而總體設計思路卻遲遲未能確定下來,這可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吳仕燦不止一次向康海東提醒道:“康院長,咱們的理論研究做得差不多了吧,是不是該開始總體設計了?”

    “老吳,別急嘛,總體設計也要理論先行,如果理論研究還沒有完成,總體設計是沒法做的。你也是老化工了,這個道理應當明白的啊。”康海東每次都是這樣敷衍道。

    吳仕燦當然知道要理論先行,把理論確定下來,才能開始做總體設計。可理論研究搞了這麽長時間還沒有一個結果,吳仕燦能不著急嗎?國家給整個項目的時間是十年,聽起來很長,但要做的事情也很多。理論設計完了,是總體設計,然後要出圖紙、出工藝要求。這些工藝要求到了製造企業,還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解決這些困難也是需要時間的。等到所有的設備製造完成,還要安裝、測試、試生產等等,十年時間可真是一點都不富裕。

    照吳仕燦與馮嘯辰事先商量的方案,第一套國產60萬噸乙烯設備,沒必要在理論上做太多的創新,使用一些國外已經成熟的工藝方案就可以。要在半年之內消化這些已有的工藝方案,其實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裝備公司不惜重金,就是希望石化設計院能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推進這個項目。

    吳仕燦最早與康海東接觸的時候,已經表達過這個意思,而且根據石化設計院的現有研究力量,大致估算了一下進度,這才提出了半年完成理論設計,一年拿出圖紙的目標。可誰曾想,半年時間早就過去了,石化院的這些專家們還在爭論一些理論細節,距離形成共識還差得很遠,這讓吳仕燦如何能夠接受。

    無奈何,吳仕燦隻好怯怯地向康海東做著暗示,指出如果石化院不能如期完成設計,裝備公司就要拿著合同事了,屆時是有可能要求石化院支付違約賠款的。對於吳仕燦這種略帶威脅的暗示,康海東壓根就沒放在心上,他哼哼哈哈地向吳仕燦強調著各種困難,潛台詞就是一句:有能耐你就罰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