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野生動物園

第120章 生而為鳥,我很抱歉(1/2)

    係統獎勵的直播無人機還是挺不錯的!

    屬於黑科技類型,超長續航,超清像素,鏡頭智能對焦,但是也要有人操控才行。

    雖然可以帶鸚鵡們出去放風,不過前提是鸚鵡們飛完一圈知道要飛回來才行。

    何逸飛最近一直在對鸚鵡進行行為訓練,訓練的方法很簡單,吹哨的同時,給鸚鵡喂個堅果或者水果。

    用吹哨做指令,主要是鳥飛太遠人聲可能喊不到,而哨聲比較方便幫鳥做定位。

    金剛鸚鵡本身也是很聰明的!

    訓練一陣就知道,哦,吹哨有好東西吃,於是聽到飼養員吹哨就會飛過去。

    不願意飛過去,可能是信任程度不夠,但意思這麽多次重複後肯定是懂的。

    方野尋思著,現在也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有了平時的訓練,加上鸚鵡們被喂食,知道是誰在照顧它們,應該會比較順利返回來。

    何況幾隻鸚鵡一起來到這裏,都是好夥伴,有一層同伴的牽掛在。

    情感紐帶,是放飛後會不會回來最關鍵的!

    等以後熱帶雨林鳥館建成,可以多引進一些金剛鸚鵡,如果有上百隻美麗的金剛鸚鵡同時飛行,上就像劃過一道鸚鵡組成的彩虹,或者是下了一陣鸚鵡雨,遊客看到這種展示肯定會非常震撼的。

    可能有人會問,這不就是動物表演嗎,不是要拒絕動物表演嗎?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確實很多動物表演都極大的損害了動物福利,比如老虎跳火圈、海豚頂球等等,不過飛行並不違反鳥類的性,動物園進行飛行訓練,可以為鳥類提供在一個較大空間自由飛行的機會,對於鳥類保持飛行能力,以及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都是有益的。

    這種行為訓練是正強化訓練,指動物在完成期望行為後飼養員添加愉悅的刺激。

    通過飛行展示,飼養員可以介紹這種訓練對鳥類的好處,也是保護教育的一個環節。

    而傳統的動物表演首先違反了動物的性,在自然界中,老虎會做出跳火圈的行為嗎?海豚會頂球嗎?狗熊會走鋼絲嗎?

    訓練的手段也多是負強化訓練,指動物在完成期望行為後飼養員移除厭惡刺激。

    比如大象體驗項目是東南亞旅遊的特色,大象乖乖被遊客騎,跳舞甚至畫畫。

    看起來大象非常聰明,還能畫畫,但是背後的訓練手段是非常殘忍的,甚至可以令人發指的。

    象鼻的神經非常敏感,能感受味道和氣味,進食飲水都要靠鼻子,是大象最重要的器官,卻要忍受畫筆被粗暴地硬塞進去作畫。

    怎麽讓大象聽話乖乖配合呢,因為大象皮糙肉厚,所以針對大象專門有個像鐮刀一樣的工具叫象鉤,稍不聽話,就會用尖銳的鉤子刺進大象的頭頸和耳朵,給它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而海豚表演看起來很漂亮,海豚溫順又可愛,其實表演的時候被眾多視線緊盯,重複的演出和強力的燈光刺激,觀眾的掌聲喝彩聲,這些嘈雜的環境對海豚來都是一種折磨,高難度的空中翻越會讓腸道扭轉,因此經常會患上抑鬱、胃潰瘍等疾病。

    扯遠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